![]() |
社會媒體的範圍很廣,包含多種不同的傳媒工具,如網路上常見的部落格、供大?集體創作的wiki、電子信箱以及各社會網路等。 要瞭解社會媒體,首先要瞭解其「不具備」哪些性質。據維基百科的定義,社會媒體「不是」傳統認知上所謂的大眾媒體,如給全國廣大群?所用的電視、報紙或收音機。而且,社會媒體「不是」某些特定團體、人士或機搆可以掌控的,好比美國廣播公司或媒體大亨梅鐸。不同的是,社會媒體是「普羅大眾」用來溝通的一種工具。當你選擇這種工具時,「你」就是作者、出版人及編輯者,而其他人可以選擇與你交流或不理你。 |
social-cat-icon-setfree-social-media-iconssocial-cat-icon-set.jpg |
圖片來源:http://media02.hongkiat.com |
為何非營利組織應善用社會媒體?
社會媒體深具影響力,因為它讓很多很多人(如廣受歡迎的搜尋引擎Technorati,其「部落格世界」上有超過1億的部落格)訴說自身的事、推銷商品、表達或重申某些社會議題、從事募款。總之,就是可以從事五花八門的活動和議題。這種「民主化的溝通」讓以往那些很少或幾乎不可能有彼此分享想法及意見的人們,現在有機會像那些「專家」及主流媒體工作者一樣,對我們切身的事發表感想及意見。
對那些有意改變世界或是想要和世界各地的人互相聯絡的組織或個人來說,社會媒體尤其有用。借由這些工具,再與傳統媒體的交互配合(如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迪恩的例子),尋找合適的搭檔、互相搭配、解決彼此問題、募款活動,在相對降低費用的情況下取得明顯的改變。
利用或者摒棄社會媒體?
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就像所有成功的傳媒工具和策略一樣,社會傳媒必需能夠實現組織所要的目標和一般大眾的需要。例如,同樣要達成既定目標,動員1百個大人所需要的工具,和動員10萬個青少年所需要的工具絕對不一樣。要知道社會媒體不是無所不能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組織本身是否有能力改變。在決定使用社會媒體或其他媒體工具時,最好先想清楚。
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及《風起雲湧:在社會科技的世界中贏得勝利》(暫譯)一書的作者創建的工具,可以讓團體和個人選擇他們的觀眾是否在線上。The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知道誰在線上,並且在做什麼。
五點提醒
1.社會媒體的動力來自網路。
2.社會媒體不等同於大眾媒體。
3.只要可以連接網路,不論團體或個人都可以使用社會媒體。
4.社會媒體可以讓所有人互相連絡,不論你在哪兒。
5.所有溝通策略及工具都是為一般人所使用,而不是專為某特定團體。
原文:Why Should Your Nonprofit Embrace Social Media? (Or Not?)
延伸閱讀:以「資訊獲得方式」來看Social Media
感謝台灣公益資訊中心授權刊登,本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