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業大王梅鐸(Rupert Murdoch)計劃全面收購他在21年前成立的英國衛星電視台─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一事,現正遭遇重重阻力。在英國各大傳媒集團群起反對的情勢下,聯合政府也插手干預,研究此一收購會否影響英國傳媒的多元生態,看來梅鐸這番大展拳腳,還將好戲連場,結果要再過一段時間才見分曉。
英國既是資本主義國家,奉行市場經濟,照理一般重大商業性收購,並非甚麼大不了事情,然而,傳媒始終有別於其他工商百業,除商業因素外,也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公器,尤其電視廣播在現代的政治生活中,往往可以發揮獨特的重大影響力,所以,對於電視廣播業,政府歷來都設有各種有形或無形的監管機制。報紙股權可自由買賣轉讓,但商營的電視廣播機構的擁有權乃至經營情況則不然,是受到發牌當局的嚴格監管。
梅鐸主持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業務橫跨報紙、電視台和多媒體。新聞集團現時是英國第一大報業集團,擁有多份大報包括《泰晤士報》(The Times)、《太陽報》(The Sun)及《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同時,新聞集團亦是BSkyB的大股東,董事會主席由梅鐸兒子詹姆斯擔任。BSkyB擁有英國超級足球聯賽轉播權,目前是英國最大收費電視經營商,訂戶數目現已突破1000萬戶。
收購過程一波三折
新聞集團已擁有BSkyB的39%股權,現計劃全面收購餘下的61%股權。新聞集團稍早前公佈計劃收購一事時表示,全面收購將會有助增強該集團的規模以及擴大市場範圍,進而鞏固集團的核心業務。「BSkyB成為新聞集團全資子公司之後,將有利市場版圖擴張,減低廣告收益週期性變動的風險,以及帶來訂戶增加的種種好處。」
在今年6月起,新聞集團先後兩次向BSkyB各股東出價收購,首次每股現金6.75鎊,後加至每股7鎊,但均遭各股東以出價太低拒絕,各股東索價每股約8鎊,雙方其後協議可進行商討全面收購。按照此一收購價,BSkyB整體估值超過120億鎊。
據業內人士估計,新聞集團若收購成功,其集團一年的營業額便高達750億鎊,相對而言,公營廣播機構BBC一年的營收也只有480億鎊。
英國各大傳媒群起反對
對於梅鐸的收購計劃,英國各大傳媒群起反對。聯名簽署反對的傳媒業高階主管分別代表了電訊傳媒集團(Telegraph Media Group)、聯合報業集團(Associated Newspapers)、衛報傳媒集團(the Guardian Media Group)、地區性報業的北岩傳媒(Northcliffe Media)及三一鏡報集團(Trinity Mirror),英國電信 (BT)及第四頻道(Channel 4),而公營廣播機構BBC的總執行長Mark Thompson也參與簽署。在此之前,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亦已公開反對收購。
聯名信要求英國聯合政府阻止有關的交易,指媒體一旦遭到壟斷,勢將嚴重損害公眾利益。
英國傳媒業出現這種合縱抗秦的局面,實屬前所未有。
聯名信指出,新聞集團現時已經是英國第一大報業集團,若再全資擁有英國最大收費電視台BSkyB,將對英國傳媒的多元生態帶來負面後果。
聯名信是在10月中發出,致函商務大臣文斯‧凱布林博士(Vince Cable)。
電信監管局介入調查
聯名信發出三星期後,商務大臣文斯‧凱布林博士在11月3日表態指示英國電信監管局(Ofcom)過問此事。有關指示是根據《2002年企業法》第67條發出,電信監管局必須進行調查,並須從公眾利益出發,考慮此一收購有否帶來影響傳媒多元生態問題,並須於12月31日之前提交報告。屆時,商務大臣將決定須否轉交「公平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作出處置。
對於商務大臣介入此事,新聞集團馬上作出反應,新聞集團發表聲明表示,收購一事對英國傳媒的多元性並無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新聞集團也啟動收購所需的法定程序,將收購建議正式呈報「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歐盟執委會」將會考量公平競爭原則,對建議收購一事展開調查,並將於12月8日前公佈結果。
新聞集團此一收購事件,除同時涉及英國及歐盟兩者複雜的法定程序之外,也牽動英國整個傳媒業的形勢。未來發展如何,值得繼續關注。
(作者曾於香港TVB任職多年,現長期旅居英國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電郵: 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
1.Vince Cable refers News Corp’s BSkyB bid to Ofcom – Press Gazette
2.Media rivals unite in attempt to block BSkyB takeover | The Wire | Press Gaz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