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聲廣播電台」於民國四十二年二月一日創台,以AM 864 仟赫開播。為當時台灣中部地區,唯一之民營廣播電台,初創時期台址設於台中市吉祥街一號。民國四十三年六月,吳振鐸博士正式接掌台長,針對電台設備、人事及節目等方面縝密策劃,大幅充實、調整,奠立良好丕基。並擴建電台遷至現址台中市光復路一三四號,電台三層大樓於民國四十八年九月落成啟用迄今。民國六十五年,依法改組成立「中聲廣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記為民營電台。民國六十六年,董事會推舉黃鴻恩先生為董事長,陳飛鶯先生任台長,營運至今年99年10月。
「中聲廣播電台」是台中地區第一家民營廣播電台,以天主教的福音傳播為主,申請停業後,成為NCC成立之後,第一家申請停播的合法調幅頻道。電台每日有三十二次宗教插播,說明人生意義及宗教信仰的重要。另為宣揚天主教的信仰─服務社會、關懷社會,以福音淨化人心,提昇精神生活,促進社會祥和,並與靜宜大學合作製播「靜宜之聲」節目,由「陳琨鎮」神父主持,於每星期一至星期六下午五點到六點播出,顯示電台全力配合天主教會教義傳播,積極對社會與民眾,從事傳播服務與牧靈工作的重視。
秉承「傳播宗教福音、淨化人心、克盡社教功能」宗旨,以傳播天主教教義為方向達成社教功能為目標相互融合,將原來明顯歸類為宗教節目之「靜宜之聲」、「愛的呼聲」、「天上人間」、「天主教主日節目」、「愛的道路」、「生之旅」、「幸福之路」、「與主約會」、「與你分享」、「奇異恩典」予以「生活化」、「活潑化」,歸入社教節目類。此外每日正半點敲銅管插播宗教宣傳短稿,每次一分鐘說明人生意義及宗教信仰的重要;並歡迎研究天主教教義函授課。教義函授課,不分地區、不分男女老幼,只要來信報名,即免費每週寄送三課,課末附有測驗題,讀者填答寄回,教義傳播組批改後寄還。使讀者對每一課課文有更正確的了解(每人費用約五百三十元)。讀者全期課程讀畢,即發給結業證書,以便介紹結業讀者到所在地天主教堂繼續研究教義,而領受聖洗聖事,加入天主教信友行列。根據統計,由民國四十五年開辦迄今,參與函授課程者逾四萬人次。
天主教教義函授課程以幫助聽眾研究真理,得到正確信仰為宗旨。天主教教義函授課原於民國四十五年在台中市天主教聯誼會由台中教區墨啟明神父所創辦,全期三十五課。民國五十六年四月為減短函授時間,而縮編為二十七課,交由「中聲廣播電台」天主教教義傳播組接辦。民國六十三年再修訂並充實內容,增編為三十六課(四十冊)。為配合天主教會博愛之宗旨,自開播即積極推動仁愛工作,於廣播中經常配合公益團體如:「行政院衛生署家庭計劃研究所」以及「大台中地區老人照護諮詢服務中心」、「瑪利亞基金會」、「曉明長青大學」、「天主教上智社教研究院」、「愛盲基金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等團體,共同推展公益活動,呼籲聽眾發揮愛心自助人助,以建立安和樂利之社會。針對中部地區(包括台中監獄、台中看守所、彰化看守所、南投看守所各少年觀護所及田中輔育院)之監所收容人,特別企製「更生之歌」節目,基本理念為「以娛樂包裝社教-寓教於樂」,藉由中聲電台頻道接受受刑人 來信點播歌曲,並播出家屬電話留言鼓勵受刑人。另邀請天主教監獄服務社「曙光會」之社工人員針對其困擾問題,給予心理輔導;並配合監所主管單位宣導法令,且於節目穿插播出有關減刑條例,或更生保護法案等與受刑人有關之報導或就業資訊,以達到「教育」、「感化」之效果,使受刑人能安心服刑,刑期結束後能重新規劃人生,落實本台「關懷」、「服務」弱勢特定族群之宗旨。
節目主持人林妍如小姐,親自參與受刑人更生保護工作,每週配合天主教「曙光會」到監獄為受刑人服務,帶領各監所「讀書會」交流心得報告。八十七年度獲頒教育部「三等文化獎章」及九十年、九十一年獲法務部長頒獎狀表揚。91年11月11行政院長頒給電台「教化更生,締造祥和」獎牌一面。91、92年電台參與監所教化及保護事業獲評為有功人士團體,電台陳飛鷹台長與節目製播林妍如於92年12月19日由法務部長率同前往總統府晉見總統,接受表揚之殊榮。94、95年分別獲法務部部長、台中看守所所長頒感謝狀一面。
為能符合民眾需要及利益,善盡媒體功能。電台宗旨以服務民眾、提倡公益、發揚基督博愛精神、淨化人心、改善社會為目標,並提供多元資訊管道「寓教於樂」提昇民眾知識與道德素養,進而改善民眾生活及社會品質。自製節目多以「弘揚基督博愛精神」,關懷並服務社會為主要特色。
每週日由黃顯庭及陳飛鶯分別以國台語主講,按照天主教年曆慶節日有系統闡釋每一主日之聖經涵義,為部份無法上教堂之教友提供在家祈禱、在家聽道理的服務廣受教友喜愛。每週日6:30、18:00、19:30播出由李哲修神父以天主教教友生活見證,配合聖經道理精闢探討,促進社會以「人本」思想,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而認識認識天主教的信仰,活出充實有力美滿的人生。「新的一天新的希望」(菲語節目)是特別為菲律賓到台灣工作的兄弟姊妹,製播一小時菲語節目。由菲籍神父、修女以菲語主持。節目內容以聖經道理講述,給予鼓勵,並提供生活輔導及急難協助管道為主。每日上午7:00由靜宜大學陳琨鎮神父主持,以輕鬆的節目型態,藉由天主教教義及聖經內容,結合生活實例,並透過哲學思想之解析,促使聽眾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感化人心向善,敬天愛人、發揚服務的人生觀,期使社會更祥和,生活更溫馨。為配合教育之發展,鼓勵優秀清寒青年求學上進,於台灣中部地區部份中學、小學、啟智訓練中心等學校機構,設置「中聲獎學金」。此項獎學金於五十八年開始辦理,每年暑假委請各學校全權推薦並請學校公開頒發迄今。
「中聲廣播電台」為防止發射機產生之電波干擾,採用播音室與發射機房分離之方式,另設發射機房與中波天線於台中市德化街,天線塔高 286 英呎,發射音質與音量均達標準,範圍北至苗栗,南達雲林,涵蓋台中、彰化、南投、苗栗等縣市。中聲電台在今年99年7月7日換照成功,有效期到民國100年6月30日。台長陳飛鶯表示,由於電台發射鐵塔設在台中市區,民眾對安全存有疑慮,多次到電台抗議;但電台若遷移郊區,所需經費龐大,無法負擔,因此在今年初忍痛做出解散決定。陳飛鶯台長表示,中聲主要收入來自信徒奉獻和廣告,由於堅持不播出命理等節目,廣告收入日益減少;加上無力遷移,因此決定10月底正式停播,台內16名員工都已完成資遣。
「中聲廣播電台」經營目標為充分發揮傳播功能,善盡媒體責任,符合民眾需要及利益,提供民眾正當休閒娛樂及最新資訊管道,善盡新聞告知責任;及宗教福音淨化社會人心,克盡社會功能,推展地區公益活動,服務民眾,造福社會為前提。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NCC成立4年以來,向來只有業者加入,退出案件少見,中聲是首家退場的AM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