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體擁有權,現時在英國又成為熱門話題。
英國傳媒環境,一向是報界自由放任,多元多樣,生氣蓬勃,電視電台則以國家台BBC為骨幹,留出少於一半空間,以發牌制度開放私營,監管嚴密。此一制度行之多年,而跨媒體擁有權情況也向不嚴重,不過,近年由於傳媒大亨梅鐸的新聞集團日趨壯大,既掌控幾家暢銷大報小報,又經營天空電視(BSkyB)有聲有色,去年還提出計劃全面收購自己一手創辦的天空電視,觸動了媒體市場原有的均勢問題。
眾多傳媒同業利益攸關,自然齊聲反對,於是有關跨媒體擁有權的議題遂告熾熱起來,不過,梅鐸初時仍能排除萬難,收購步驟亦一直按部就班展開,既先過了歐盟相關部門,又過了英國國會委員會連串關口,同時,去年大選前梅鐸旗下傳媒大力支持在野的保守黨,而保守黨在與自民黨聯合執政後亦已打算滿足梅鐸的收購計劃。
殊不料,梅鐸自己臨門一腳摔倒,在旗下《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影響下,聲譽大挫,撻伐之聲四起之下,梅鐸月前終迫於無奈地放棄全面收購行動。
竊聽醜聞現時仍餘波盪漾,新聞集團繼續受到重大困擾,而跨媒體擁有權議題也繼續升溫,聯合政府的文化大臣傑瑞米‧亨特(Jeremy Hunt)唯得鄭重表態,揚言會重新研究英國的跨媒體擁有權問題。
傑瑞米‧亨特已指示媒體監管當局英國電信監管局(Ofcom)研究建立一套新辦法,以數字比例方式具體衡量英國的跨媒體情況,概及所有電視、報紙、電台,及其他媒體。具體的衡量準則一經訂出之後,隨之而來將會研究須否設定相關的限制。
一向少作限制
英國過往在跨媒體擁有權的管制方面,並不多作規定。至今為止的唯一限制是,任何報業老闆若旗下報刊佔全英報紙總發行量20%以上者不得擁有獨立電視(ITV) 20%以上股權。
該項規定只針對早年創立的獨立電視(ITV)而言,而未來任何新的規範勢將動搖整個傳媒業的基礎架構,尤其是新聞集團在媒體市場上現已舉足輕重。據傳媒業內分析,新聞集團旗下各報包括太陽報、現已因竊聽醜聞而停刊的世界新聞報,及泰晤士報等,在去年的發行量已佔全英報紙發行量的37%以上。同時,新聞集團雖已取消全面收購天空電視,但現擁有其39%股權。
不過,在整個電台電視市場而言,公營BBC仍屬獨大,在電台方面佔聽眾73%,而電視觀眾也高佔71%,至於在龐大的互聯網市場方面,BBC也佔英國各新聞網站總瀏覽量幾近四分之一。未來一個重大課題是,公營BBC應否也須納入新的規範之內將是一個複雜並牽涉多個層面的重大問題。
研究新架構以維護媒體多元化
文化大臣傑瑞米‧亨特表示:「在當今的跨媒體世界中,英國需要研究一套新的架構以維護媒體的多元化。對於如何正確量度各類媒體平台的多元化程度,要有一套新的衡量辦法。本人現已要求電信監管局著實研究此事。」
去年,當新聞集團提出計劃全面收購天空電視後,電信監管局已曾就媒體多元化問題作出報告,指若其成事,將對英國的新聞市場份額帶來重大影響。該項報告提出後,新聞集團也作出讓步,更改其收購計劃,同意全面收購不涉及天空電視的新聞業務,新聞業務將被分拆開來,另由第三者經營,藉此避免所謂過於掌控新聞媒體的問題。
當時,電信監管局所用的衡量方法是一套創新的「使用媒體分鐘」(minutes of media use) 辦法,以測量民眾花在讀報和收聽收看電台電視的時間。該項研究指出,私營的新聞集團若全面收購天空電視後,將會佔上英國新聞的22%「參考份額」(‘share of reference’乃根據消費者所報稱的主要新聞來源而訂出),同時,新聞集團若與天空電視合計,每星期全國民眾有51%閱讀收看他們的新聞。如此的話,便將輕易地成為英國雄霸一方的最大商營新聞機構。
BBC仍屬英國最大新聞機構
不過,電信監管局當時的報告也指出,BBC仍屬英國的最大新聞提供者,它的「參考份額」高達37%,每星期全國民眾有81%收看BBC新聞。
對於該項報告結果,關於BBC的情況,社會輿論則不見激烈反彈,皆因BBC一向的口碑不錯,相對於梅鐸旗下傳媒在大選期間一面倒支持保守黨,公營BBC的新聞則被視為更能抱持不偏不倚的立場。
至於,電信監管局會否沿用同一辦法或再訂新辦法來重新衡量當前的媒體市場情況,現時還未見公佈。據知,有關調查研究將在未來數月進行。
除了電信監管局此一研究之外,英國政府早前也委派了一名法官Lord Justice Leveson就媒體的規管問題,作出全面性調查,有關報告亦將在數月後提出。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電郵: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
Jeremy Hunt to ask Ofcom to measure cross-media ownership in UK | Media | The Guardian
Media Law–Is The UK Media Plurality Test Fit For Pur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