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集團要併購全台灣第二大的MSO集團中嘉網路,如果成功,將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跨媒體集團。2011年9月6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下稱NCC)舉行網路直播的聽證會,蒐集各方意見,作為決策的參考。聽證會的目的要解除大家對於言論集中的疑慮,可是卻沒有對學者專家的問題正面回應。如果還有下一次的聽證會或公聽會,請業者要「說清楚、講明白」。本案涉及你我的傳播權益,在業者清楚說明之前,請NCC為我們把關。

  整場聽證會,最重要的交鋒,在於「避免言論集中化」。依據《通訊傳播基本法》第1條規定,「提升多元文化」是我國傳播政策的考量準則。因此,業者必須詳加論證,若成功併購中嘉網路以後,為什麼能「提升多元文化」。業者表示,旺中寬頻有誠意要做數位化,一旦有線電視數位化,現有的電視頻道從一百台提高數倍,可以讓更多的內容業者提供服務,自然有助於內容多元化的達成。

  然而,數位化以後是否真能達成「內容多元」的目標,是個疑問。

  過去無線電視只有三台,民眾接收資訊的來源有限。直到有線電視開放以後,似乎已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可是,傳播學者對於電視新聞的內容做內容分析,分析的結果是,雖然電視資源不再被黨政軍壟斷,但是在市場結構不良、惡性競爭的結果,閱聽人接收的內容卻沒有更多元。換句話說,電視台受到收視率的制約,在獲利的考量下,都紛紛製作能提高收視率的節目。在無法投入大量成本製作更優質的節目的前提下,未來有線電視成功數位化以後,競爭只會更激烈,在流血競爭中,內容多元的政策目標如何得到確保?

  因此,業者不要只高舉「數位匯流」的旗幟,因為數位匯流未必能完全確保內容多元化。充其量,只是帶給民眾生活的便利而已。因此,業者必須有更多的論證,才能破除各界的疑慮。

  事實上,讓學者專家真正有疑慮的是,媒體所有權過度集中,導致言論集中化,減損內容多元的實現,這才是業者必須正面迎敵的戰場。到底應該採取美國FCC的HHI值,抑或採取德國KEK的計算模式,業者完全沒有回應學者的質疑。除了緊抓「數位匯流」的神主牌,似乎並無說服閱聽大眾支持併購的強力理由。

平台之間必須公平競爭
  NCC官員提問,業者是否會支持中天的家族頻道上架MOD?業者回應,旗下的每一個媒體都是獨立經營,無法干涉其如何營運。這樣的說法,完全沒有說服力。

  兩年前,旺旺集團入主台灣的媒體市場,成為中國時報、中視與中天電視台的老板。現在又想要進軍有線電視系統業,即使每一個媒體都是獨立經營,難道背後的老板完全沒有經營或決策權限?明明就是同一個老板的媒體集團,卻說沒有決策權限,這個要如何說服閱聽大眾?要或不要,都應該要交代清楚。然而,無論如何,筆者建議NCC可以透過併購案的審議,檢視有線電視與MOD之間是否處於公平競爭的情況,以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如果有不公平競爭之處,也可以在併購案中調整市場結構,以達內容多元的目標。

捍衛你我的言論自由
  最後,業者提出本案的併購標的是有線電視系統,具有平台性質,與內容無關,因此與言論自由或內容多元無關。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從產業價值鍊觀之,上游的頻道要落地,就必須透過下游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線纜傳送,民眾才能收看頻道節目。中嘉網路目前擁有接近120萬戶左右的訂戶數,對於上游的頻道事業擁有優勢的締約能力,因此,絕對可以控制頻道上、下架,這樣就會涉及內容的散佈,當然涉及言論自由。

  控制平台,當然就能影響內容。所以,請業者具體地提出公平的頻道上、下架辦法,才能真正地消除各方疑慮。你我的言論自由,必須建立在資訊自由流通的情況下,如果諸多疑慮尚未消除,請NCC為我們把關。

(本文作者為公民記者、律師高考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