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些最新研究指出,在行動科技迅速發展下,有越來越多人正使用行動裝置來收看新聞,同時,各大科技公司對於人們如何選看新聞方面也起著越來越大的中介作用。
  過去新聞機構是中介,受眾與新聞機構之間的關係簡單直接,報紙和電視台的新聞產品不經太多轉接就原原本本地傳達給客戶。但是,在現今網絡時代,中介成了設備製造商和軟件開發商,諸如Apple、Microsoft、Google、Facebook、Amazon等等大公司,介入人們的數位生活可謂無孔不入,他們既製造了大家樂用的接收訊息硬件,也開發了這些裝置所用的運作系統、上網瀏覽器、電郵系統,以至社交媒體、網上購物平台或網上遊戲介面等。現在,各大新聞機構必須不斷追貼各大軟件開發商的最新產品來向讀者觀眾提供新聞,才能滿足積極投入數位生活的部份讀者觀眾的需要,情勢十分被動,說被牽著走也不為過。

  科技公司與人們的數位生活,真是息息相關,而最值得關注之處是,這些大公司也因此掌握了廣大用戶很多詳細的個人資料。
  太多個人資料落在這些商業機構手上,相信始終不是好事。近年一些被駭客入侵或重大洩露客戶個人資料的事例,可說已對這類情況發出了警號。不過,事情發生之後,科技公司也往往只能照例保證將會加強堵塞漏洞而已。

  在此回說一下利用行動裝置閱看新聞的調查結果,據美國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所發表的「美國新聞媒體狀況2012年報告」(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2)指出,人們愛用行動裝置的同時,也使用行動裝置來收看新聞,而且收看新聞的次數多了,也花上更多時間。
  比方說,一直有用桌上電腦或手提電腦來收看新聞的人,有34%也用智慧型手機來收看新聞;而慣用智慧型手機來收看新聞的人,也有27%亦同時使用平板電腦來收看新聞。
  在兼用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使用者中,好大部份人都兩者兼用來收看數位新聞,其中78%的人也同時繼續用桌上電腦或手提電腦來收看新聞。

  佩尤研究中心這一研究是他們每年都進行的「傑出新聞計劃」(the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 PEJ)調查的一部份。今次調查訪問了3000名成年人。調查發現,新聞媒體的聲譽品牌是受眾決定收看它的新聞的最重要因素,而且,使用行動裝置的人在這方面就比使用桌上電腦或手提電腦的人更為執著。
  雖然說,社交媒體現正大行其道,而Facebook或Twitter上都設有點選「喜歡」(likes)的功能,但這類好友推介對於促使人們選看相關新聞方面,暫時還未有很大作用。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
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
The 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2
New mobile devices spur greater news reading | Media | guardian.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