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5月7日,針對「旺中併購中嘉系統案」(簡稱「旺中案」)召開第二次公聽會,專家學者、民間團體、政府人員及利害關係人多方陳述意見,會議長達8小時。此案是亞洲近5年來規模最大的媒體併購案,金額高達近800億(新台幣,下同),旺中集團(中時、中天、中視)更以大陣仗規模出席公聽會。
旺中集團可望在併購後擁有上、中、下游垂直及水平跨媒體資源,堪稱全台獨大,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旺中寬頻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欲透過收購「安順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及「博康開發有限公司」百分之百股權方式,實際擁有從屬於該兩個公司的中嘉網路股份有限公司,進而控制「中嘉系統」(即「中嘉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所擁有的吉隆等十數家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與全球數位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旺中寬頻於2010年12月向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提出申請,公平會於2011年4月29日有條件通過併購案。2011年,媒體將此案列為十大傳播事件之首!媒體傳言審查委員壓力過大,NCC的7位委員中,3位委員避審此案,使第二次公聽會中,僅4位委員出席。
跨媒體巨獸 不利多元產業發展
多位學者籲NCC駁回此案,並強調旺中集團目前已經是跨媒體巨獸,併購中嘉系統的後果將不堪設想。旺中集團旗下擁有無線和有線電視共19個頻道外,還擁有中國時報、工商時報(兩報相加,市佔率7.01%)、中時電子報(網路市佔率9%)及時報周刊等2雜誌(雜誌市佔率3.56%),另有5個購物頻道(市佔率35.71%)及頻道媒體代理商(市佔率24.7,2%)。
(本照引自大紀元,http://124.219.45.242/b5/11/10/23/9468.html)
透過德國媒體集中調查委員會(German Communication on Concentration in the Media, 以下簡稱KEK)的判定標準,學者們要求NCC嚴格審查跨媒體併購案。以KEK計算方式,其重要判定目標是「媒體所有權的多樣性」,且KEK採用電視轉換係數(電視一分之一、廣播二分之一、網路二分之一、報紙三分之二、雜誌為十分之一)為基礎計算,累計超過30%被視為有支配力量。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指出,旺中併購中嘉後其KEK值超過140%,遠超過德國許可標準。
旺中寬頻與中嘉系統方面駁斥140%的計算方式,質疑不應將中嘉系統下的購物頻道、有線電視業者、頻道代理商計算在內,駁斥併購後僅佔21-23%的收視率,遠低於標準值門檻。中嘉寬頻邀請德國慕尼黑律師事務所Ingo Brinker博士提出KEK的說明,否定學者提出的研究在台適切性。
針對KEK對台灣跨媒體產業適切性問題,鄭秀玲指出,2009年NCC委員組團前往德國考察並討論台灣媒體情況後提出,且只以相加的計算方式統計旺中案,尚未計算相乘後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