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案現場,照片來源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chosun/20110109/16102146269.html
2011年1月8日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槍擊事件,造成美國國會女眾議員吉佛茲(Gabrielle Giffords)、法官總共19人的死傷。根據美國媒體指稱,該起事件是自1968年美國參議員甘迺迪遭槍擊,事隔四十餘年以來,這是首起現役議員遭到襲擊的重大犯罪事件。此事件不僅是一場美國民主的悲劇,對美國新聞媒體來說,種種報導表現,無疑也有許多需檢討之處。
首先,在事發當時,吉佛茲參議員正在自己服務的選區亞歷桑納州一處食品超市,與集會選民談話,槍手趁機朝著人群射擊,這個意外的攻擊,除了造成6個人死亡、13個人受傷,備受美國社會關切的女眾議員則是頭部太陽穴遭到子彈貫穿、當場倒地不醒。整起事件發生後,立刻受到各家媒體關注,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在事發當天,立刻對媒體發表聲明指出,這起事件是「整個國家的悲劇」。隨之而起的四方撻伐、媒體鎂光燈也紛至。
(兇嫌及另一名嫌疑人,照片來源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chosun/20110109/16102146269.html )
22歲的凶嫌拉夫納(Jared Lee Loughner)的動機和狀態,很快的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不少媒體影射兇嫌是個有精神問題的人,或是將他貼上"一個仇恨美國的移民者"的標籤,並將拉夫納個人曾經在網路上發表的怪異影片找出來(America: Your Last Memory In A Terrorist Country!),引為調查資料,暗示兇嫌怪異行徑與其犯下兇殺案有關。
其他媒體則臆測,美國的移民政策和日益尖銳的種族問題、移民衝突,是造成這起兇殺事件發生的主因,以此解釋亞歷桑納州此件凶殺案,僅是冰山的一角。如亞歷桑納州當地的每日星報(Daily Star)曾報導,這名女參議員在遭遇槍擊意外前,才從去年底的選舉中連任成功,當時她的競選辦公室很快就遭到砸窗破壞。美國之音的報導也強調,她曾因為移民改革法案、健保法案遭到騷擾。
上述這類報導,看似為閱聽大眾抽絲剝繭、追蹤事件發生原委,然而報導卻因為缺乏具體的調查證據或者官方直接、有力的說明,讓媒體報導更像是偵探戲劇,充滿記者對案情的猜疑和影射。因而使得該重大新聞事件,在新聞鎂光燈的聚焦下,反而越來越像是,讓人看不清楚箇中原委的劇中劇。
回到新聞專業與倫理的討論,重大事件新聞的報導失格,記者、媒體是不是應該負起一些責任?又應該怎麼自我檢討?本起案件的報導現象,正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個案,下一篇專文翻譯取自The News Manual,這是一個新聞記者和媒體的專業資源平台,該篇文章是由一位資深的英國新聞工作者針對這個議題,分享她的經驗和看法,內容非常精彩,請繼續點閱新聞是一種志業 : 「新聞」有何新意 ?(What’s New i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