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卓越新聞獎暨曾虛白先生新聞獎」頒獎典禮,11月23日於誠品信義書店六樓展演廳盛大舉行,今年以徵文活動陳之馨作品:「好新聞是永恆的勇氣與追尋」一言作為典禮主題,共頒發17項獎座給平面類、廣播類和電視類的優秀同業。
卓新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開場致詞
典禮首先由卓新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致詞,他提到,今年新聞界雖處於多事之秋,新聞自主、所有權問題都困擾工作者,但他強調:「我們不怕面對挑戰,只怕沒有面對困難的處理能力。」新聞工作是每日的挑戰,他要在場的新聞同業給予自己熱烈掌聲。
胡董事長也提到,在今年「好新聞徵文活動」中,前五項備受社會大眾認定好新聞的價值為:正確、客觀、正面新聞、推動變革以及追求公共利益,希望新聞同業能不辜負這些價值,為社會產製更棒的作品。
評審團主席翁秀琪呼籲記者們堅守岡位
評審團主席翁秀琪說:「傳播環境真的從來沒有好過。」她認為,影響台灣媒體的力量從不間斷,50年代台灣媒體有政治力的干預,而今日卻面臨商業力的威脅,加上多媒體的時代來臨,「這時候更需要好的記者堅守崗位。」
翁教授也期勉,卓越新聞獎基金會11年來鼓勵好記者,仰賴社會各界支持,每年都需要辛苦募款,但為了堅守新聞獎需要獨立自主,卓越新聞獎定要以這樣的形式繼續辦下去,與好記者一同堅守崗位。
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 吳豐山提媒體藥帖
瞿海源(右)與張鴻章(左) 共同頒贈獎座給終身成就獎得主吳豐山(中)。
每兩年才頒發一次的「2012年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今年由吳豐山先生獲得, 由民間司改會董事長瞿海源教授,及台北富邦金控獨立董事張鴻章教授共同頒贈。瞿海源說:「資深、有傑出貢獻和影響力,是得(終身成就)獎的條件。」他強調,吳豐山在監察委員任內,調查政府對新聞置入性行銷,糾正陸委會縱容中國各機關在台購買台灣新聞,此舉意義深遠。
瞿海源讚揚吳豐山近日仍致力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提出糾正,催促「反壟斷法」能儘快上路,力挽台灣媒體環境劣勢,吳豐山得獎當之無愧。
「一日新聞人,終日新聞人。」吳豐山獲獎時,仍不忘提二個改善媒體的「藥方」,第一,媒體應重視報導跟評論的比例原則,他認為現在充滿負面批判的政論節目,容易讓社會大眾喪失信心,分裂族群,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的功能不再顯著,他強調:「否定之外也要有肯定,抨擊之外也要有所鼓舞。」才能推動國家各項建設;第二,專業精神是國家興盛的主要關鍵,他希望,媒體能吞下這二帖苦口良藥。
吳豐山說:「報導版面跟電視螢幕是社會鏡子,假使這面鏡子變成了哈哈鏡,那就既不能正衣冠,也不能知興替。」
為維護好不容易爭取而來的新聞自由,他高喊:「一定要義無反顧的反壟斷、反寡占、反任何政黨或勢力,試圖摧毀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的不當作為。」現場來賓響起如雷掌聲,贊同吳豐山的宣示。
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學術著作獎從缺
「公共服務報導獎」由周傳久(中)、鄭仲宏(左)獲得,樊祥麟(右)頒獎
評審委員對「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學術著作獎」有更高期待,因此今年從缺。不過,「公共服務報導獎」由公共電視「丹麥長期照顧」系列報導獲獎。該報導借鏡丹麥推動長期照顧制度,將長照專業知識視覺化,記者周傳久獲獎時表示,感謝公共電視這個平台讓這類報導得以播出。記者鄭仲宏則說:「記者作為社會公器,面對惡劣情勢,大家不要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