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扶助與支持台灣公民記者的公共電視,22日舉行一年一度的Peopo公民新聞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到場致詞提到,近來有學生問他新聞界的未來是什麼,他反問「除了惡劣的商業媒體環境,難道無路可走?」他認為,公民記者在當代社會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
是公民新聞盛會 更看見新聞價值
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合作舉辦的公民新聞獎今年邁入第六年,是台灣社區大學等公民團體與公民新聞界的年度盛事。今年以「地方紮根、向外發聲」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台各地176件作品報名,入圍共有35件,新聞專題組20件、短片報導組15件。今日頒獎揭曉,新聞專題組共有5件作品獲獎,另有4件作品獲特別獎;短片組亦有5件作品獲獎,1件特別獎。
新聞專題組得獎的作品分別為《樂生不樂》、《捍衛報導自由 韓MBC電視台員工罷工抗爭要求社長下台》、《霧鹿峽谷的美麗與哀愁》、《往山林走》、《有標價的越南新娘.無價的台灣母親》;特別獎則為《在地保護大自然-河川巡守隊》、《517國際反恐同 給同志一個愛的擁抱》、《再見大肚溪》,以及《漂鳥回家吧》等作品。
其中,專題組得獎者中,頒獎典禮上年紀最小,僅小學五年級的公民記者古韻玲、張珮紋等人,從自身的就學問題製作採訪出「往山林走」的教育議題報導。其中,張珮紋小朋友上台領獎表示「拍攝期間我們有吵架,如果今天另外兩個人也能來就更美好了」,難掩童稚之情;另一位古韻玲則說「拍攝過程中有些挫折,但有爸媽的鼓勵,我們還是完成作品了」。
用新聞表達對社會的關心與熱情
南台科大學生楊蓉等人以「有標價的越南新娘‧無價的台灣母親」,報導家鄉越籍配偶,獲獎時他將把獎金全數捐出作為受訪對象的教育基金,「小朋友現在可以多補數學了」,現場觀眾報以滿堂喝采。
短片報導組得獎者則為《鼓聲若響-萬歲森巴鼓》、《不服老的電臀阿嬤》、《海安路地下街工程的美麗與哀愁》、《直擊!校外租屋的潛在危險》、《水稻.水道.污水道 污水水道吃下肚》,以及特別獎《台灣之光!邁向調酒師之路》等作品。
短片組的得獎者以《水稻.水道.污水道 污水水道吃下肚》,拍攝苗栗市後龍溪「灌溉、排水」不分導致稻田受汙染狀況的報導而獲獎的聯合大學大三學生李欣穎,則在現場高喊反壟斷、捍衛台灣新聞與言論自由,同樣獲得全場鼓掌。
這些得獎者中,其中有三位公民記者也在非營利媒體平台-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中,接受公眾贊助報導。這三位公民記者分別為台南社區大學工作者林冠吟、公民記者阿Ben與就讀成功大學政治系的旅韓獨立記者楊虔豪,他們分別以《再見大肚溪》、《樂生不樂》與《捍衛報導自由 韓MBC電視台員工罷工抗爭要求社長下台》獲得本屆公民新聞獎新聞專題獎與新聞專題特別獎。
剛從韓國採訪完韓國總統大選,並在網路上發出韓國大選第一手消息的楊虔豪表示,他是自費前往韓國公視MBC罷工事件現場採訪,期間曾因祖母過世返台,但在喪事結束後又即刻趕赴罷工現場。他認為,公民新聞讓一般民眾也可以發揮比一般媒體更大的影響,而韓國在東亞的影響力愈來愈大,所以他一定以自己的力量帶回更多韓國消息,台灣才能懇切而實際地面對自己週遭的國家。
頒獎典禮上,公視也頒發感謝獎給予南港、松山、苗栗、新楊平等四所社區大學,以及長期耕耘公民新聞、關心環境的Juju Wang、海茄苳、周老爹、claudia、ㄚ英、多多鳥等公民記者,感謝許多組織與朋友,願意共同為台灣的公民新聞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