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新聞倫理類別:
媒體審判、侵犯嫌犯/受害人隱私
報導日期起自:
2013/3/16~2013/4/18
摘要:
台灣接連幾起命案,媒體大幅報導,但卻涉及過度侵犯相關涉案人隱私、媒體審判等情事,嚴重違反新聞倫理。甚至,有電視台更「重返命案現場」,企圖進行還原審判。傳播學者指出,媒體穿鑿附會地大肆編寫命案劇情,為的是製造高收視率。更嚴重地,報導中出現正在調查、偵訊犯罪嫌疑人,但他們都不是罪刑已確定的「罪犯」,新聞卻都已把「犯罪嫌疑人」主觀地斷定為「罪犯」,有違「無罪推定原則」精神。
主文:
最近,台灣社會很不平靜,接連幾起命案,震驚全民,媒體大幅報導,駭人聽聞,但也掀起許多媒體審判、侵犯嫌犯/受害人隱私等違反新聞倫理議題的討論。
例如,「媽媽嘴」雙屍案中相關涉案人的隱私,幾乎是攤在全民目光之下,例如ETtoday報導,「謝依涵樣子多變,不同尾牙的小露性感,在咖啡店內,她就像鄰家小女孩,認真調飲料姿勢優雅,還被同事取了個「仙姑」的綽號,還有這一張,她一手拿咖啡坐在店門口,也被標榜為店內台柱,而且還開玩笑叫他「碎碎涵」。
甚至有媒體宣稱找到「凶刀」,自行進行媒體審判的報導,例如,蘋果日報報導,找到凶刀並採到被告謝依涵及死者陳進福的指紋,懷疑殺害兩命棄屍,均為謝依涵一人所為,呂炳宏、歐石城、鍾典峰已排除涉案。更早之前,3月16日的自由時報也報導未經證實的消息:外傳雙屍命案現場查獲凶刀,上面沾有死者張翠萍血跡,而凶刀插入胸腔約5公分,並因傷及肋骨導致刀刃彎曲,專案小組昨透露無法證實。
同一時間點,嘉義發生「醃頭案」,全案未偵破前,媒體同樣開始報導未經「證實」的消息:傳出涉嫌殺害妹妹的「陳二哥」任職的餐廳,有曾和陳二哥共事過的員工爆料,陳男在過年後就經常出現恍神發呆的情況,還曾在店內找大型塑膠袋;另外報導與嫌犯共事、一名「阿明」的男員工與陳男感情不錯,但卻在嘉義發現醃頭顱的前一天突然不告而別,檢警懷疑是否是共犯。
甚至,中天電視台《新聞龍捲風》在報導「媽媽嘴」雙屍命案時,名嘴與主持人卻重回疑似案發的現場,竟為了節目的收視率,模擬命案演出,又開香檳慶祝,引發質疑,有人直轟「死了兩個人還開香檳慶功,墮落、感到非常羞恥。」如此,皆有媒體審判的錯誤示範,嚴重地違反新聞倫理。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主任游梓翔,3月17日就在臉書寫下,「打開電視。新聞時段腌頭案、雙屍案佔了大半。除了重回現場、編寫案情,還有心理醫師、風水、命盤分析,或是訪問一些莫名其妙的鄰居路人…」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胡元輝更指出,針對近來的命案報導,很多都嚴重地違反法律「無罪推定原則」的精神,儘管現在檢警司法單位正在調查、偵訊犯罪嫌疑人,但他們都不是罪刑已確定的「罪犯」,新聞卻都已把「犯罪嫌疑人」主觀地斷定為「罪犯」,有違「無罪推定原則」的精神。
相關新聞報導歷程
2013/3/29(中央社) 雙屍案/找到凶刀?檢不證實
2013/3/26(NOWnews) 嘉義醃頭案/命案有共犯?員工爆:同事「阿明」突離職…
2013/3/22(新頭殼newtalk) 「媽媽嘴」聳動報導 學者:違無罪推定原則
2013/3/22(ETtoday) 媽媽嘴謝依涵多變!尾牙穿性感低胸洋裝 工作如鄰家女
2013/3/18(NOWnews) 主播、名嘴命案現場演很大 游梓翔:新聞老師該全體罰站
2013/3/16(自由時報) 發現屍體前一晚 3人會合數小時 疑一起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