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們核心的民主過程當中,媒體的影響。
在一個全球媒體文化中,人們需要兩項技能以成為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批判思考與自我表達。媒體素養為這兩種技能灌溉養分,讓未來的公民能透過政治的包裝,去整理、理解與貢獻出自己的政治論述,並且,最終在投票時掌握最優勢的資訊後,再進行決策。
2.媒體的高度消費,以及社會的媒體高飽和程度。
當我們思考電玩遊戲、電視、熱門音樂、廣播、報紙、雜誌、廣告榜與網際網路,甚至是短袖休閒衫(T-Shirt)時,我們一天暴露在這些中介的訊息當中,比起我們曾祖父輩一年還要多非常多。媒體素養教導我們所需的技能,才能終其一生,更安全地去探索我們這個影像與訊息佈滿的世界。
3.媒體的影響力,展現在形塑感知、信念與態度之上。
儘管研究結果不同意媒體影響的量與形態,但是毫無疑問地,媒體經驗施加了一種力道,衝擊我們理解、詮釋與行動的方式。為了幫助我們理解這些衝擊,媒體教育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過度依賴著媒體。
4.日漸重要的影像傳播與影像資訊。
縱然學校教育仍然受紙本形式教學所掌控,我們的生活逐漸受影像所影響,從企業品牌標誌,到建築物尺寸的廣告招牌,再到網站。學習如何去「閱讀」這些多層次的影像傳播,對於傳統紙本媒介素養來說,成為基本而必要的附屬技能,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媒體的世界。
5.社會中資訊的重要性,以及終身學習的需求。
資訊處理與資訊服務乃是國家生產力的核心,然而全球媒體工業的成長,同樣也挑戰了獨立媒體的聲音與相異觀點。媒體教育可以同時幫助教師與學生理解資訊來自何方,媒體或資訊正在為誰的利益服務,以及如何找到另類的觀點。
–感謝倫.馬斯特曼(Len Masterman),《教育媒體》
「從早晨叫我們起床的鬧鐘廣播收音機,再到我們看午夜的談話性節目想睡覺之前,我們暴露在成千上百的影像與意念之中。不僅僅是來自電視的,現今更有來自報紙新聞標題、雜誌封面、電影、網站、電玩遊戲與廣告看板…媒體不再只是形塑我們我們的文化,媒體就是我們的文化。」
《媒體與價值》,第57頁。
本文節譯自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出版的線上資料Literacy for the 21st Century: An Overiew & Orientation Guide to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