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特:嗨,我是李奧威特,目前我在耶魯大學舉辦「未來,新聞記者由誰來買單?誰來支付傳遞訊息的人?」研討會,在我身旁的是麥可‧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教授。

舒德森:是的。

威特:麥可,可否向我們介紹一下你自己,以及你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舒德森:我是個社會學家,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新聞業院傳播學系擔任教授。我在那邊已經四年了,只是最近開始擔任全職教授。我已經寫了很多關於美國報業與政治方面的歷史,以及目前美國媒體發展的歷史及現況。最近,我與李奧‧唐尼共同為哥倫比亞大學新聞業院撰寫了一份「重建美國新聞業」報告,內容則是有關於新聞業的未來。

威特:
這是個很好的文本,人們都應該?讀。在秋季的那學期,我正要求我的班級來閱讀這篇大作,如果到時候尚未過時的話,不管如何,它都是一份探討我們目前處境的好教材。所以,你怎麼看未來新聞業的變貌?

舒德森:是的,這份報告可以在www.columbiajournalismreport.org 這個網站中獲取。對於所有實際上發生在主流新聞業裡的問題,我們是非常樂觀的,問題乃是嚴重的經濟問題。很多有資歷及經驗的記者,正失去他們的工作,而且越來越嚴重。在我看來,這問題在地方新聞中更加嚴重。為了我們的社會,為了我們的民主,這些問題正需要我們加以關注。如何做到這一點?嗯,我想唐尼和我在寫這份報告時,已經有許多做法刻正在發生了,只是需要更進一步的支持。
因為網際網路的關係,做新聞的成本已大幅下降。網路上創業公司現在遍佈全國各地。嚴肅的新聞機構裡,有些是請5個,或10個,有時是20名記者工作,裡面大多是年輕人,但不是全部。他們在自己的地區裡,從事嚴肅的報導工作,這些報導,甚至是主流媒體從未從事過或已經很久沒做過的事。
因此,他們如何做到呢?
第一,成本降低,他們不需要印成紙本,他們不需要送貨卡車,他們只是把它放在了網路上。你仍然需要支付薪水給這些員工,然而,他們正透過一些慈善機構來尋求資助。我們希望政府可以有資助媒體資金的計畫,如同資助一些重大建設那樣。我們也希望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參與更多當地新聞的採集。他們做了全球與全國的新聞這一偉大工作,但他們很少做本地新聞。
我們更希望看到大學也參與進來,特別是新聞傳播學院。例如,我們已經看到在環境研究及教育領域當中,學術界透過寫作出版,直接向大眾發聲。因此,有各種方式可以做。我們需要一個混合多向的資金資助模式,我們更需要社會採取一種共同責任,提供新聞給在民主制度下的市民。

威特:今天你說,實際履行的新聞媒體資助計畫是相當少的,原因是因新聞報導的品質問題。我正想,你是不是認為,這真不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這是真的嗎?還是我有誤解?

舒德森:我的確有說過。我認為,身為一個美國新聞史學家,我認為美國新聞業,並不像我們今天所談論的那樣: 對於社會中主要的權力機構,採取一種經過查證、親近,以及批判的報導,也就是採取一種周全的、有別於政府公關稿那種的報導寬度。新聞業在18、19世紀,都沒有這樣做,即使到了20世紀1950年代,還是沒有如此。 我認為,美國新聞業在20世紀1960年代和20世紀1970年代,透過併購呈現出一個很大的擴張及變化。我認為,新聞界因此留下了一個重要的遺產。我們已經變得比從前更加倚靠一個更好的新聞業。
而且,我認為,有一個不幸的懷舊情思在我們新聞界發生。那就是大家覺得,情況在過去似乎比較好。不過,我不認為這樣是對的,除非你談論的是,最近美國新聞業的近幾年現況。我們的新聞界,在1970年代時,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比方說,我幾乎不能一天不打開紐約時報。但就整體而言,它並沒有如此偉大,我覺得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威特:你說沒有紐約時報,你也很難度過一天。那如果那一天到來,紐約時報消失了,會發生什麼事? 這在3、4年前是不可想像的,這現在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舒德森:是的,這並非完全不可想像的。我預測,但並非100%,紐約時報將在未來50年或100年左右發生變化。但是以何種形式改變,我不知道。不過,我認為紙本報紙,仍然是存在一些實在的優勢。然而,毫無疑問地,他們正在把越來越多的努力,放到新聞網站的發展上,這亦是相當了不起的。你可以從新聞網站中得到一些東西,以及做一些紙本報紙無法做到的事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當下新聞業,廣告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沒有人能夠確切知道新聞行業該如何度過難關。

威特:好吧。想請教最後一個問題:在公共領域中,是否有足夠的資訊,以讓人們在公共生活當中,作出更深思熟慮的選擇?

舒德森:兩個方面來說。第一,這在過去並沒有做得很好,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做的更好。一部分是因為只要我們有興趣,透過上網,你我均可以搜尋到想要的資訊。例如,競選活動資助捐款:在1974年之前的資訊等於零;但是現在,網路上一應俱全,而這是透過聯邦政府的行動,以及通過競選財務法做到的。另外,關於外國遊說者接觸國會的訊息,你也可以在網路上獲得。這些訊息在五年前,甚至無法獲得。有些是透過私人組織與新聞機構的合作,把重要資訊放在一起。比如www.propublica.org 的情況。因此,政府、非政府組織(NGOs),以及各式資料庫,它們在資訊提供方面的進步是相當可觀的。我相信,資訊將是越來越可得的。它會被翻譯成一種現成的、我們所倚賴的頭版新聞故事?這就是一個倚賴新聞人力量的問題,而這又與我們是否能夠資助新聞界有關。

威特:好吧。所以,你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舒德森: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就像你跟一些小的網路初創公司創辦人談話,那種樂觀態度是會相互傳染的。即使記者從傳統的主流媒體離職或被開除,現在他們會去工資較低的一些組織,他們工作起來也是很快樂。他們從未有過這麼好的時機。

威特:好的。非常感謝您接受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