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在重播著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滿懷內疚地說:「我對不起國家,我對不起美國人民,我將抱憾終生。」("I let down the country, I let the American people down and I have to carry that burden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短短的一段真情吐白,勝於千言萬語,替水門事件來一總結,而這段自白無疑也讓世人在評價這位美國總統的歷史定位時有了清晰答案。
這是尼克森總統因水門事件下臺兩年後,在1977年接受英國名記者主持David Frost進行了4集每集90分鐘的專訪特輯其中的一個片段。
做人物專訪而能引導受訪者說出一些震撼性說話,David Frost就常有這種獨特本領。八月底,這位譽滿英美電視業界逾五十年的記者主持已在倫敦因心臟病發逝世,享年74歲。多年來,在他專訪節目中亮相的英美兩地政要名人及國際新聞人物,可謂多不勝數,訪問名單儼如當代人物誌。往往,受訪人物在節目中的觸目說話,每即成為重大消息,其他媒體亦都會紛紛跟進報導。
David Frost自1962年出道開始就替BBC主持專訪節目,主持風格以辛辣諷刺見稱,並開風氣之先。當年,他可說因此一炮而紅,而其後幾十年,他一直奔走英美之間,為各大電視台效力。2006年起,他開始替在杜哈的半島電視台(Aljazeera)主持訪問節目,繼續叫好叫座。
不過,他早期主持節目的尖銳風格在進入七十年代後已有轉變,稍見收斂之餘,卻更能予人成熟權威的觀感。David Frost當年也承認,經過十多年的磨練後,訪問技巧應要改變一下了。他說:「總不能無的放矢地亂跟被訪者針鋒相對的,那只會反使對方步步為營,收口不說,而非放開懷抱,有話就說出來。」
近年,他雖已屆高齡,仍見腔調雄渾,不徐不疾,喜稍作沉思後再以堅定語氣質詢被訪者,能夠切中問題而不流於咄咄逼人。難得之處是,他也常能以關切的態度,恰到好處地誘導受訪人物吐露個人感受。
以下記錄一些由2006年起他所主持的半島電視台訪問節目系列中一些精彩對話。
‧前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被他問及訪問美國及英美的特殊關係時:「你有跟布殊一起祈禱嗎?」布萊爾像有點摸不著頭腦。他再問一次:「是祈禱呀?」布萊爾才像一時恍悟地回說: 「噢,我是自己祈禱,而他亦是自己祈禱的。」
‧前巴基斯坦總統Asif Ali Zadari 接受他訪問。David Frost問: 「你身旁都擺上你太太(遇刺總理Bonazir Bhutto)好些很漂亮的遺照,她生前有想過會這樣犧牲嗎?」Zadari回答: 「她時時都在講會遇刺的。你知我知,大家都預感此事會發生的。」「你曾說她眼神常帶憂慮,有懷念她嗎?」「 每個時刻,我分分秒秒都在懷念她。」
‧國際貨幣基金會總裁Christine Lagarde接受他訪問。他對這位法國籍的新上任總裁語帶相關問道,法國報章正報導歐洲金融危機令法國大受威脅,「但由你的表情看來,你不像也有受到威脅吧?」Lagarde笑著回答:「你真能看透我了。是的,我並不喜悅,但我感到很鼓舞,還很有決心的呢。」
‧David Frost訪問時在競選連任的以色列總理Benjamin Netanyahu,問他希望以色列人民怎樣愛戴他,「是前任總理呢?還是未來的總理呢?」Netanyahu回答:「何不就兩個身份一齊啦。」高手過招,確實精彩吧。
‧埃及上一次總統選舉時,選情落後的Amr Moussa (阿拉伯聯盟前任秘書長)接受訪問。David Frost說,本星期的民意調查顯示對手伊斯蘭兄弟會選情領先,「對你是好消息呢?抑或是壞消息?」Moussa很得體地回說:「民主就是民主,我們不能不理民主而去改變結果的。」
‧美國前總統老布殊(George H W Bush) 在2009年被他問道:「你以前也曾在訪問節目中預言共黨倒臺會在你總統任內發生,而結果在你上任不夠八星期就發生了。是不是快了些?」老布殊回答:「是的,很多人當時都感到非常意外。我承認我們當時並不預期會這麼快發生的。實在太快了,太快了。」
‧另一節目中他訪問前蘇聯主席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他問:「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下,你是什麼時候收到消息的?」戈巴契夫回答:「翌日的早上,國際事務顧問向我報告,駐德大使打電話來報告發生此事的。…」
‧阿富汗總統Hamid Karzai 接受訪問。David Frost問他會與塔利班展開談判,而塔利班是他的殺父仇人,心情如何?Karzai沉默一會兒說:「是的,我父親是1999年遇害的。 」「這是否讓你非常為難?現在既要進行談判,你會饒恕他們,抑或永不饒恕他們呢?」「在塔利班執政時及之後,以十萬計阿富汗人遇害,而我父親是其中一人。…」
‧前美軍駐阿富汗司令David Petraeus接受訪問。David Frost向他逐句讀出一段報章報導: 「根據報導,聯軍堅稱在進行大規模搜索攻勢之後,塔利班已瀕臨消亡。但事情發展下來並非這樣吧,若要進一步說,你是否做得不夠好,抑或曾經言過其實呢?」司令無奈地回答: 「對的,我將會更加慎重。在看見報章這樣報導之後,我已在每天早上的匯報中指示以後要避免引起產生那種可能有欠成熟的論述…」
‧David Frost訪問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 (Julian Assange),劈頭第一句就問: 「你怕終會被捉去美國坐牢嗎?」「這是個問題。我的律師的確是這樣擔心的。」阿桑奇說。
‧有一回,一場經典性的婉轉發問方式發生在被傳婚變的女歌唱家Angela Gheorghiu的訪問節目中。David Frost一開始就語帶關切地問,「你打算再次結婚嗎?」女歌唱家大感愕然,那麼私隱的問題,回答又是,不回答又不是。「什麼?我仍然是已婚的啊,還是跟同一個男人在一起呀。」但顯然又不想隱瞞下去,跟著惟有表白情況。「對,老實說,與他已分居一年半了,但關係仍很好嘛。我們兩人都明白,很難很難..以我這樣水平的歌者,所有時間都在一起的,但他卻要我所有時間,所有時間(加重語氣地說) 都要在他身邊呢。」對著這麼漂亮的女歌唱家,David Frost幽幽地說:「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子啊。」歌唱家笑說:「你這樣說,我真開心。」
做訪問,回答內容如一切都在意料中時,不好看。官式說話,不看也罷。David Frost的不凡功力,就是充滿睿智,總有精彩的問題,從而得到精彩的回答。常有令人意外或驚喜之處,才有追看的價值,也有轉載、跟進報導的價值。
話雖如此,新聞人物,尤其政要名人,應付傳媒訪問,個個身經百戰,絕少有說漏咀這回事,之所以有時決定透過媒體或某節目真情吐白,當然有多個因素,首先想講,相信對方只會原話播出,而且也是適當時機說出某些特別的說話罷了。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
Sir David Frost obituary | Media | The Guardian
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13/sep/01/sir-david-fr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