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凱弘 | 自由撰稿者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


(2013年4月因為油管破裂造成五月花市的一處社區街道積滿原油,工作人員們趕赴現場清理。(圖片來源:美聯社 / Jeannie Nuss))


新聞報導

這條貫通伊利諾伊州至德州的石油運輸管線,名為佩格薩斯(Pegasus),在阿肯色州五月花市(Mayflower)一處房屋聚集區裂開。

 

斯科特·克羅(Scott Crow)的房屋在母親琳達·林奇(Linda Lynch)住處隔壁,位於斯納哥斯·舍可(Snuggs Circle)的教堂對街。當油管破裂、石油從諾斯伍茲(Northwoods)地面噴出時,他第一個想法是有人盜採石油想發財,他隨手抓起一台數位相機,穿越過油管上方的雜草區。

 

當時,濃重的油氣味並沒有讓他過於驚恐,「就像在加油站,之後發現油滲到地表上,我覺得情形可能很危險。」 他將照片張貼到臉書(Facebook)上,讓被禁止進入油管滲漏區的新聞媒體取得關鍵照片。然而,那天晚上,石油氣味更加濃烈,他開始感到頭痛、噁心。過了幾天,他在院子工作時,頭暈到甚至跪了下來。

 

當初在鎮上召開的協調會時,來自州政府與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 Mobil)的代表們只希望大家冷靜下來,「感覺到自己居住的城鎮就要被接管了,但我卻無法為此做任何事情,問的任何問題,都像被丟回來。」

 

4月中旬,新聞披露官方訊息,居民才知道石油含有一些致癌物質等的化學成分,也許說明了居民們為什麼會頭暈目眩。但早在兩年前,克羅就已得到睪丸癌,並且切除了一顆睪丸。

 

克羅曾經和妻子到阿肯色大學的醫學中心作健康檢查。克羅告訴主治醫師,他擔心住處太靠近油管洩漏的地方,接著他接受一些檢驗,不過沒有更確切的診斷結果,不過美孚石油公司賠償了他的醫療費用;美孚公司的發言人亞倫·史兌克(Aaron Stryk)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所有五月花市市民的健康權益訴求,均視「個別案件情形」處理,若提出被視為有效的訴求,「我們就支付所有的醫療支出。」

 

發生事故之前,五月花市本有很好的社區意識,但現在好像大家都選邊站;有些認為除非某人突然死去,或者醫生說「是石油洩漏導致生病或死亡,」他們才願意相信是石油造成居民的健康問題。石油公司也認為,很多人只是麻煩的製造者,石油影響健康不是事實。

 

目前克羅和其他健康出狀況的居民,從原本保守心態轉而提出訴訟、要求石油公司賠償權益。但石油洩漏已經發生超過4個月。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油管的功能是輸送原油到煉油廠,是最方便和經濟的運輸方式,其他常見的運油方式有油輪、油罐火車和油罐汽車等。因為意外事故或油管腐蝕等因素,石油運輸管線常會發生外洩問題,導致環境汙染,也使居民健康受威脅。

 

石油的成分很複雜,是碳原子、氫原子鍵結成的多種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石油外洩時,一般會產生揮發性有機物 (VOC),這是種會導致頭痛、眩暈、噁心或嘔吐的空氣污染物質。而在原油眾多成分中,研究證實具揮發性的芳香烴是有害物質。芳香烴是一種不飽和的碳氫化合物,含有苯環(benzene ring)等結構,是致癌物,特色是燃燒時會產生黑煙。(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延伸學習:
四通八達輸油網─油管與泵站
認識石油化學品
石油的化學組成
賴宗福、張之樺(民99),環保與經濟雙贏,科學發展,455期,28-35,台北。

 

 
原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1/10/1/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