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倫敦購物區或坐在地鐵車廂內,你經常聽到的都可能不是英語而是各種外語的對話,確實非常國際化。據統計,在英國全國六千四百多萬人口中,約14%屬於黑人、亞裔及少數族裔(英語簡稱之為BAME),但在首都地區,他們所佔比例則遠遠超出此數,倫敦不但常年外國遊客眾多,定居的外族也特別多,在約八百多萬常住人口中,只有45%屬英國本土白人,另過半數都是來自歐、亞、非、中東等地的各少數族裔。

 

  從來種族問題都很敏感,尤其在平權呼聲日益受到重視的今時今日,稍有可能出現歧視情況都會備受關注。就電視幕前亮相的種族比例來說,一些社運組織近年便不斷發聲,批評黑人、亞裔及少數族裔面孔太少,跟不上人口比例,並呼籲各有關媒體應該起用多些各少數族裔人才,給予更多發揮機會。

 

  目前這類呼籲顯然已帶來一定的改變,英國最大的兩家電視廣播機構近期都作出了積極的回應。公營的BBC最近已公佈,計劃在未來三年之內將出鏡的黑人、亞裔及少數族裔面孔逐漸增多至15%,而商營的衛星電視台BSkyB 則更為進取,表示現時該台已超越14%(BAME佔全國人口比例),而在明年年底之前更會將之提升到20%。

 

  BSkyB的聲明稱,該電視台屬下各個頻道在英國委製的原創節目屆時都將達到這個比例目標,不過新聞頻道則不在此列。該台一年在英國經由外部製作公司委製的各類娛樂性節目總製作費高達6億英鎊,這些委製節目分別安排在Sky1, Sky Atlantic, Sky Living 及Sky Arts 等頻道播出。

 

   BSkyB娛樂頻道群主管Stuart Murphy表示,來年新委製的約80至100個節目會更先達到這一比例目標,至於現正播出的原有節目則會慢些,理由是有關演出人選早經落實便不宜作出較大調動。他並進一步指出,這一目標比例將會幕前幕後同時進行,例如在編劇、導演,監製人手方面也將適用。

 

  不過,話說回來,兩大電視傳媒努力提升BAME亮相比例,也有人不表苟同,下議院文化、媒體及體育事務專責委員會一名成員-國會議員Philip Davies就批評BBC的多元化計劃帶有「種族性」,他認為提升亞、非及少數族裔的亮相機會無疑卻成為對英國白人受薪階級的一種忽視。

 

 

可參閱報導:

BSkyB to take 20% of talent from black, Asian or other minority backgrounds-the Guardian
http://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4/aug/18/bskyb-20-percent-talent-black-asian-ethnic-minority?CMP=ema_546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