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凱弘 | 自由撰稿人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
楊  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

(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紅帽),專責輻射廢水處理,日前巡視廢水儲存槽(圖片來源:2013 / 美聯社))

新聞報導

  2013年9月日本官方公開承 認,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槽及地下的輻射污水,外洩至太平洋已超過2年。9月初,日本政府宣布,預計斥資141億台幣(4億7千萬美金),在1到4號機組廠 房四周建造地底「凍土牆」,防堵汙水繼續外洩。日本政府希望能發展出先進處理系統,以解決輻射污水的嚴重問題。

  專家估計,311核災後福島核電廠每天至少有300噸輻射汙水排入海中,包括從核子反應器與汽渦輪機底部縫隙洩漏而流入海洋。在日本公開承認輻射污水外洩前,科學家早已持續檢測到福島附近海域魚體含放射性元素—銫。
海洋化學家肯.布索勒(Ken Buesseler)說,過去這幾個月,鍶-90與氚的輻射量持續攀升是觀察指標。因此,福島周圍的漁業活動業已停止。

 

  輻射汙水外洩的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外界質疑,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多輻射污水?

 

  為了持續冷卻核廢料,每天有將近400噸的冷卻水持續注入核電廠中,這些水一部分回收處理後放在儲存槽裡,另一部分冷卻水則已滲漏到太平洋。未來日本政府是否透過將電廠四周土壤凍結的技術,有效防堵輻射水外洩,尚處於研議階段,因為此項技術仍存在很多爭議。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凍土牆」技術原本用於隧道工程,將含水量高的土壤透過冷凍技術以結凍來穩定地基。日本鹿島公司針對福島輻射水外洩提議運用這項技術來阻擋輻射水外洩,計畫在核電廠房四周埋設30公尺深的冷凍管,以攝氏負40四十到50度的低溫環境凍結廠房四周的土壤,隔絕反應爐內高濃度輻射污水和受汙染的地下水流出。

 

  然而,有專家質疑,凍土牆技術就算真的採用,也僅適用於使用期在有限數年內的短期工程;同時,要維持凍土牆的低溫狀態將耗費大量電力。長遠的做法仍應以核種消除放射性污染設備(The 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 ALPS),將氚以外多達60種的放射性物質去除,再把水排入海洋。

 

  國際對核電廠輻射汙水排放有嚴格規定,必須經過濾、除礦、濃縮、吸附、滯留等程序,主要是稀釋排放法、放置衰變法、混凝沉降法、離子置換法、蒸發法、瀝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塑料固化法以及玻璃固化法等。

 

  所有經去除放射性核種的廢水,必須再經取樣分析,確認符合排放標準後才可排放。同時,核電廠必須在排放點持續偵測污水核種、活性、大氣及海流擴散資料。(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特約主筆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美聯社2013/09/04東京訊/記者Mari Yamaguchi

 

延伸學習:
核能電廠的安全設施
http://www.chns.org/s.php?id=4&id2=28
放射性物質
http://cht.a-hospital.com/w/%E6%94%BE%E5%B0%84%E6%80%A7%E7%89%A9%E8%B4%A8#.Ujf4bl8VFLM
能源與環境
http://203.64.173.77/~hmrrc/ansi/chap10.htm

 

 

原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

  2013年9月日本官方公開承認,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槽及地下的輻射污水,外洩至太平洋已超過2年。9月初,日本政府宣布,預計斥資141億台幣(4億7千萬美金),在1到4號機組廠房四周建造地底「凍土牆」,防堵汙水繼續外洩。日本政府希望能發展出先進處理系統,以解決輻射污水的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