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討論他們所消費的媒體暴力,包含電視、電影、電玩、音樂與網路,幫助他們開始思考媒體暴力及它所帶來的力量。下列的問答集可用來幫助孩子發展批判思考技能,以瞭解並能夠質疑媒體暴力。
‧問孩子:什麼是暴力
一旦孩子理解了什麼是暴力,他們可以開始將媒體暴力放入脈絡中思考。讓他們想想自己對於暴力在肢體與情感上的定義。情感的暴力跟肢體暴力一樣傷人嗎?吼叫、令人難堪的言語或行動、言語中傷和威脅,是孩子在學校最可能碰到的。一起討論這些行為如何演變成肢體暴力的循環。當他們遭受惡意中傷和威脅時,又有什麼感覺?
‧討論暴力如何在不同的媒體中呈現。
當孩子瞭解了暴力的不同定義,就可以開始檢視他們在媒體中看到的暴力暴力是否總是毫無理由地出現,或是劇情所需?是否以一種幽默的方式呈現,卻降低了傷害的程度?是否為了給誰教訓?暴力是否為僅存的解決方法,而這個方法是否為觀眾所期待?
‧討論媒體暴力的後果。
讓孩子討論媒體暴力一旦出現在現實生活中的後果。例如,可以問問孩子:
1.現實生活中,當人們碰到衝突時,會有什麼感覺?
2.暴力會造成什麼結果?會對肢體造成怎樣的傷害?會到財物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3.行使暴力的人會如何被處罰,或需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4.看看不同媒體(電玩遊戲、音樂錄影帶、漫畫書、電視或電影)中的呈現,在其中行使暴力通常不需承擔後果。
‧討論為何媒體中有暴力,為何人們會受其吸引?
製作人創造了媒體暴力,因為可行銷海內外。很多人希望他們的娛樂內容豐富有趣,而媒體產業就透過行銷養出了觀眾對暴力的胃口——尤其對青少年來說。問孩子是否感到自己成為暴力媒體的消費者及行銷對象。
‧思考人們是否對媒體暴力日漸麻木。
孩子是否覺得自己需要看到暴力影像?討論他們在下一部動作片中期待看到什麼。要讓自己嚇到從椅子上跳起來,需要什麼元素,為什麼?若人們對暴力日漸麻木,這可能是問題,為什麼?
‧比較精神上的懸疑性,和毫無理由的暴力。
到底一個製作精良的懸疑片可怕,還是暴力動作片可怕?討論動作片裡的射擊、爆炸等鏡頭所帶來的刺激感,及用配樂、節奏、運鏡和臉部表情所建立出來的懸疑張力。
‧找找看媒體中遇到衝突時,是否有富創意的解決辦法。
讓孩子在媒體中找找看暴力和非暴力的案例。兩者間有何不同?不使用暴力的方法是否較實際?討論解決衝突的其他方法。
‧討論媒體暴力和刻板印象
媒體暴力通常符合迷思與刻板印象。問孩子:
1.誰行使暴力?男、女、白人或弱勢族群?
2.誰是暴力的受害者?男、女、老人、兒童、白人或弱勢族群?
‧討論新聞中的暴力
戰爭與恐怖行動均需放在歷史和文化脈絡中來瞭解;隨機的暴力與犯罪行為也需被進一步討論,但需要降低其衝擊性,則孩子不會對他們的社區或世界過於害怕。
媒體暴力問題沒有解決方法,我們也無法將暴力從我們的生活或媒體中一掃而空,但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們降低生活中的暴力影像的影響。這些個人行動,和更多個人的行動互相加成,就會形成一個普遍的社會改變。就如同我們為拯救環境而撿起一個小小的保特瓶,拯救我們的文化環境也一樣重要,讓我們共同建立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媒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