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作家、網路企業家跟媒體評論者的邁克爾‧沃爾夫(Michael Wolff)為時下媒體做了項調查,其中極少數人能從它渺無希望的預言中安全過關。在《今日美國報USA Today》、《衛報The Guardian》、《GQ》的專欄中,他為瑪麗莎‧梅耶為( Marissa Mayer ) 想把雅虎Yahoo變成Vogue這件事開炮,並把那些試圖成為商業人士的記者們罵得狗血淋頭,他也痛斥蒂娜‧布朗( Tina Brown )下了爛決策。

 

  在一場節目對談中,他對《赫斯特Hearst Magazines》雜誌的總裁大衛‧凱里( David Carey )的談到,網路廣告的模式錯在哪裡?同時壓垮了今日的媒體寵兒,同時他也為傳統媒體做出一些預測,以下摘錄:

 

針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顯然,他們在網路訂閱提升下、收入有成功增量。但這沒有辦法抵銷廣告收益的下滑,《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擁有千人的新聞編輯室,該如何運作呢?我們很難想像,有一天沒有《紐約時報》,但我無法看到時報的曙光 除非邁克爾‧布隆伯格( Michael Bloomberg )買下它。

 

是否新聞記者可以成為創業者 ─ 美國科技博客Re/code, Kara Swisher。與Ezra Klein加入Vox Media?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只是個謬論!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或許放的是什麼煙霧彈。沒人知道賣什麼廣告!沒人知道該聚焦什麼觀眾!所以我覺得以一個好聽的方式來說,它只是個泡沫。

 

關於《雅虎Yahoo》
  據我所知,雅虎Yahoo,我們都知道它沒有價值。他們可以輕易地將其關閉。瑪麗莎‧梅耶為( Marissa Mayer )根本不知道任何關於媒體商業的事情,曾經有一個荒謬的採訪,由她來敘述雜誌有多棒多好。她完全正確,雜誌完全是個比雅虎Yahoo更好的廣告媒介。

 

關於《Vice》雜誌
  每個人都在看《Vice》,期待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但看來看去,我們真的不知道《Vice》在做什麼。從我長期對於所有事情抱持懷疑的態度,我會明智的將《Vice》擱置。說了這麼多,就是因為它的模式跟《赫斯特Hearst》沒有什麼不同。它鎖定特定的族群,但《Vice》視聽消費的平臺不可知(不挑平台)。”

 

搞清楚一個線上的廣告模式
  對此我身感悲觀,我覺得秘密已經無法從中解開。真正有趣的,可以歸結到一點,就是廣告業務這回事。在數位世界裡,廣告效果顯然比較差,我們創造了一個無法負擔這個代價的世界。

 

關於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他們篡奪了《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位子,所以他們將原本市值二十億美元的業務,以約2500~3000萬美元的業務收入,取代了它。這是一個範例。你接手這些企業,這些真正的企業,非常有價值的業務,然後接著你創造一個相同功能,實質上微不足道的企業。

 

印刷業的下降
  我們已經放棄印刷業了。廣告印刷可能比任何其它傳播媒介來的更有效果;它代表著基本的參與……然而現在我們很少人會這麼說了。它會出現是因為廣告公司因其他類型的廣告賺錢而出現。現在,沒人知道該如何創造印刷廣告。

 

魯柏‧梅鐸( Rupert Murdoch)的持久力
  他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過了這一關。他走過他生平最低潮的時期,因為該公司在1991年幾乎破產。他被迫結束公司並且將之轉彎…我有一個私下的猜測,魯柏Rupert可能買下時代公司Time Inc.。我認為,如果魯柏Rupert要建立一個龐大的、最後一個毅力不搖的印刷公司,這裡可能是一個很大的機會,也可能是他們其中之一。

 

譯者-莊適寧
原文網址http://digiday.com/publishers/michael-wolff-media-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