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美國媒體市場的上空,炮聲隆然一響,即時濃煙冒起,塵土飛楊。炮彈雖未擊中目標,戰火已然燃起。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龐大媒體帝國「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公司」(Twenty First Century Fox)出價800億美元(現金加股份),提出收購同樣龐大的(甚至比它更大的)媒體帝國「時代華納」(Time Warner)。早有準備的時代華納,姿勢清楚,毫不含糊,一口拒絕了默多克的這項提案。然而,當時有一些媒體觀察家、華爾街市場人士卻一致認為,默多克肯定不會就此罷手,戰情不會就此結束。他們相信,以默多克一貫的窮追猛打作風,收購行動一定還會有下文,時代華納難言安枕無憂。
出人意料的是,八月五日,福克斯在公佈季度業績的前夕,發表了一項正正是與默多克一貫作風背道而馳的通告,決斷地宣佈撤回這項收購提案。在通告中,默多克?:「時代華納的管理層與董事會拒絕與我們對話,討論這項極具信服力的合併方案。再加上自從我們提出收購之後市場的反應令到我們的股價受壓,這項交易對福克斯股東不再具有吸引力。」「這些因素,連同我們所定下的行動要有節制、以及目光不能偏離要為股東創造價值的這兩項考慮,我們決定撤回這項收購提案。」默多克清楚地說,他仍然深信他的提案具有許多的戰?好處和極大的財務吸引力,但他不會「不惜任何代價去追求這個目標。」
鳴金收兵實際以退為進?
這和媒介行業與華爾街人士長期以來所認識的默多克,似乎是兩個人。因此,仍然有觀察家認為,這很可能是默多克以退為進的策略,將壓力轉移到時代華納的身上,靜觀其變。消息公佈後的第二天,福克斯的股價即回升百分之七,而時代華納則應聲下挫,儘管在這同一天公佈季度業績的這兩家公司,都錄取得正面的業務表現。默多克是否真的嗚金收兵?
無疑,默多克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即撤回提案,確非其過往的收購案例的典型表現(包括2007年收購《華爾街日報》一役)。但是,同樣明顯的是,當前的以互聯網和數位科技為主導的媒體生態環境,和往日的媒體秩序比較,容顏已經大變;默多克的媒體帝國,近年因為在英國爆出駭人聽聞的電話竊?醜聞、風雨飄搖,在多條陣線上連番受挫,集團因而需要進行業務分拆重組;默多克的媒體大亨地位,黯然褪色。從這樣的一個背景來看,福克斯這次收購時代華納的行動,可說是今天大西洋兩岸媒體市場氣候的一項指標、一個媒體帝國重整旗鼓的一次戰略出擊、一個傳媒大亨對其一手建立的帝國和一貫奉行的經營信念的一種審視和徘徊考慮,這三個層面構成的背景,相信可以為默多克是否真正鳴金收兵抑或是以退為進,提供較為接近的答案。
默多克轄下的《星期日時報》(英國),七月二十日披露了福克斯這次主動出手收購時代華納的過程。文章說,在六月中旬,時代華納的總裁傑夫.貝克斯(Jeff Bewkes) 邀請了默多克的副手卡里(Chase Carey) 到其位於紐約市中央公園附近的時代華納大樓共進午餐。對於福克斯的意圖,見克斯早已有所懷疑,而卡里也不浪費時間,直接說出了默多克收購時代華納的意向。見克斯表示,他對此有所保留,但他會再與卡里聯絡。
但是,過了兩個星期,仍然音訊全無。六月二十四日,福克斯速遞了一封函件給貝克。在信件中,默多克正式提出了以八百億美元的價值收購時代華納。兩星期之後,時代華納送回了它的拒絕答案。
顯然,默多克認為具有許多戰?好處和極大財務吸引力的一件事情,並未獲得時代華納的認同。
時代華納不為所動的原因
福克斯與時代華納同是今天美國的電視、電影媒體市場的兩大巨人(以市值而言,時代華納甚至比福克斯更大)。兩者的資產與業績可謂各有千秋:兩者皆有電影製片廠(二十世紀福克斯、華納兄弟),片庫內容堪稱猛片如雲;電視方面,福克斯擁有美國四大電視網之一的福克斯電視廣播,而時代華納的HBO則是全美收視最高的有線電視頻道,毫無疑問,兩者的合併將會成為一個超級的內容供應商,節目傳送平台在討價還價方面勢將不易召架,這就是默多克所說的戰?好處之一;在財務方面,新混合體在營運成本上每年可節省十億美元,而收入則估計每年可高達六百億美元。這項如意算盤,時代華納同樣未為所動。如果這是一個價錢的問題,時代華納並沒有直接言明。
七月十六日,《紐約時報》披露了這宗收購的消息。報導說,這要算是媒體行業近十年來最大的一宗收購行動,彷彿讓人再次看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美國媒體大亨為求建立擴大自身的王國而進行的不計代價的兼併收購的景像,如果媒體節目內容仍然是稱王之道,默多克則銳意要成為王者之王。不過,《紐約時報》至少認同的是,默多克這項收購計劃確有其合理的一面:美國當前的媒體生態環境正在轉型中,節目傳送平台實力日趨強大(美國最大的寬頻營運者之一Comcast收購時代華納有線電視、AT&T收購衛星電視平台Direct TV兩宗重大合併正在進行中)、互聯網科技巨人Apple、Google、Amazon、Netflix等等的影視製作與傳送業務可謂方興未艾,面對如此形勢,福克斯謀求與時代華納這樣的內容巨人合併,的確是?固自己的王者地位的合乎邏輯的做法。
那麼,後者拒絕的原因何在?《紐約時報》附錄了時代華納所提供的一節錄像短片,由其行政總裁貝克斯現身說法:「我們自己的一套業務方案將會為公司和為股東們創造遠遠更大的價值,這絕非是福克斯所能提供的任何建議可以比得上的。」這是貝克對公司員工的內部講話。《時報》同時引述了熟知時代華納的人士和一些市場分析員的看法,解釋時代華納拒絕回應的可能因素:福克斯這次出招,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俱欠。第一,Comcast, AT&T 以及幾家科技公司巨人,目前都在忙於本身的收購行動或發展大計,無暇參與對時代華納的競投,後者不想在缺乏競爭選擇之下就此出售;其次,市場人士認為一千美元可能較為接近時代華納的目標;第三,福克斯的收購方案是現金加股份,但福克斯出讓的股份並無投票權,此舉對時代華納的吸引力肯定不大。管這樣,《紐約時報》的報導仍然不忘提出一項基調觀察:默多克這項收購計劃,如果成功,將會是這位傳媒大亨的頂峰之作,而以其過往作風來看,默多克肯定不會就此收手。(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