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營廣播機構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經營特權每十年續期,目前進入續期前檢討階段,一些地方性商營媒體趁機提議要對BBC賴以經營的電視牌費分一杯羹,所持理由為BBC的地方報導既然多所採自獨立的地方媒體,理應作出相應回報,亦有助振興英國現正日趨疲弱的地方報業。
最新發出這類呼籲的是「西南新聞社」(South West News Service),該商營的新聞社近年不斷拓展向多家地方性報紙提供新聞通訊服務,它倡議在BBC特許權(Royal Charter或譯皇家憲章,形同制誥或聖旨,由英王直接頒下經營特權。2017年1月照例續期十年時,應訂明BBC須撥出部份牌費收入設立一個配額制度,以外判方式讓全國各地的地方性媒體競投,從而替BBC提供當地的新聞報導。該新聞社稱,這一做法將有助提升地方報導的相關性,達致更高的新聞報導水平,亦對繳交牌費國民更具價值,而對地方報紙而言,也屬更為公平的辦法。
目前,BBC每年的電視牌費收入約40億鎊(折合約1900億新台幣),成為BBC總收入約50億鎊的主要部份。英國經濟自2008年起陷於萎縮直至現時漸見復甦的漫長過程中,商營媒體(包括電視、電台、報紙、雜誌、網絡媒體等)尤其地方性印刷媒體可謂幾經風雨,不遭淘汰者亦須努力掙扎求存。而在此段期間,公營的BBC則顯然幸運多了,雖然電視牌費已遭凍結5年不得增加,但勝在連年收入穩定而得以避過經濟衰退一劫。
在經濟低迷日子,民眾減少消費,可不買報紙不買雜誌不訂看付費節目等,不論直接間接都影嚮媒體的發行及廣告收入,但家家戶戶還不至於不看電視,而收看電視就必須繳付牌費(目前每戶一年£145.50 ),不交屬違法,可被追究。而BBC管理層這幾年來在牌費收入凍結不加的情況下,仍算運用得法,續能維持獲得繳費國民普遍滿意的廣電服務,也使這一老大公營廣播機構能夠一直維持在英國廣電台場中的領導地位。
然而,對於BBC這筆獨家享有的巨額電視牌費收入,歷來也是爭議不斷,尤其對於互相存在市場競爭的商營媒體更不時提出抨擊,認為此一牌費制度正是導致公私營媒體之間不公平競爭的主要源頭。傳媒大亨梅鐸旗下的「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ritish Sky Broadcasting,BSkyB)就曾屢次提出這類批評。
關於「西南新聞社」今次提出的分享BBC牌費收入的配額制度倡議,英國下議院專責文化、媒體及體育事務的委員會在最近的會議中亦曾加討論。委員會主席John Whittingdale表示在檢討BBC未來的續牌條件方面,此類提議甚佳,值得進一步研究。
有人說要分大餅,當然引起多個地方報業機構積極嚮應,也見名堂盡出。位列英國四大地方報業集團之一的Local World行政總裁David Montgomery就說這是一個很有想像力的辦法。他說:「BBC應該在它可觀的新聞及公共事務的經費預算中撥出一小部份,用於專業的法庭及地方施政報導,而撥款方式可以仿效BBC現行對娛樂節目所採用的外判辦法,跟一些地方報紙合作進行。」
在英國媒體市場,BBC一向舉足輕重,其公營特權2017年將如何續期或會否作出重大變革,自然備受各方關注。在未來的檢討續牌日子,諸如上述涉及電視牌費收入該當如何運用及分配,以至各類改革的意見,預料定將在朝野及業內業外不斷出現。
可參閱報導: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