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時健 |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當初BP在墨西哥灣鑽油平台發生爆炸、嚴重汙染畫面。(圖片來源:2010/ 美聯社)
新聞報導
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BP)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造成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近海石油外洩事件,歷經訴訟、賠償。今年(2014),BP再次獲得承接美國聯邦政府委託案。
本周四美國環保署簽署的新協議,BP旗下二十餘個事業體,包括設址休士頓的石油鑽探部門,承攬到新的政府合約。
2010年中,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的鑽油井爆炸,造成11名工人死亡與大量原油外洩污染。該公司因在國會調查時拒不吐實遭到起訴,稍後在2012年11月認罪並支付45億美元罰款,並接受不得再承接政府委託標案裁定。
此一暫時禁制令,讓英國石油公司無法承攬額外的近海原油與天然氣的開採權,也不得與美國軍方續約供應油料。三月時美國資源部(Dept. of Interior)公告標售四千萬畝餘墨西哥灣石油與天然氣開採權,恰巧,英國石油公司的禁制令在公告前取消。
未來五年,英國石油公司必須遵從額外的倫理、安全等政府規定,包括接受獨立稽核員的檢查,確認新協議的落實。該公司也放棄對禁制令再起司法抗爭。公司總裁明格(John Minge)在聲明中表示:「英國石油公司作為美洲最大的能源商,該協議讓我們得以再次參與聯邦政府標案,與物業出租的競爭。」
國會能源委員會的新任主席蘭德魯(Mary Landrieu)議員,對該份協議表示肯定。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2010年4月BP在美國墨西哥灣海域的鑽油平台爆炸,造成大量原油自海底湧出。由於遲遲無法堵住油口,原油汙染迅速擴散,到當年六月汙染面積已超過20萬平方公里。遲至8月BP終於完成封堵,估計共有66萬噸原油外洩至墨西哥灣,造成生態浩劫。科學研究指出,漏油事件導致井口周邊24平方公里的生態系統嚴重的生態衝擊,148平方公里的海域也受到中度的傷害,嚴重減損周遭海洋的生物多樣性。
原油汙染,除了油汙會造成生物窒息,原油成分中有毒化合物-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一旦哺乳類或鳥類吸入這些化合物,將轉變成毒性更強的物質引發基因突變、生育力下降、致癌等問題。這起事件也提醒世人,海底石油鑽探有極高的環境風險,而政府和石油公司的安全和應變機制也有待改進。(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來源:《BP regains ability to do work for government》美聯社2014/03/13 華盛頓訊/記者DINA CAPPIELLO
延伸學習:
張東方、張善杰、黃永昌(民99),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原因探析及啟示,中國水運,10(10),52-53。
比艾羅 、林筱雯譯(民99),海底漏油遺害數十年,科學人雜誌,14-15。
2010國際回顧:美國史上最大漏油事件 墨西哥灣蒙受生態劫難
墨灣漏油 環境恢復需數十年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136/1/10/1/1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