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一家頗負盛名的美食餐廳評論網站《Yelp》與紐約非營利新聞組織《ProPublica》近日宣佈開展夥伴合作關係,希望提供消費者關於健康醫療照護的消費資訊。前者有來自民眾的集體智慧,後者擁有醫療相關資料,都不是一般讀者平常可以汲取到的。
《Yelp》執行長傑諾米败史塔普謾 (Jeremy Stoppelman)說,「我們進行合作將可整合健康照護與消費者意見調查的統計資料,並於我們網站呈現超過25000家醫療機構的資訊。」《ProPublica》副編輯總監史考特败凱凌(Scott Klein)亦表示,「我們正準備讓數百萬人都可以看到這些醫療資料,因為這些人非常有需要而且他們刻正尋找中。」
看起來這是個雙贏的合作關係,而無須考慮任何資金轉手或改變的問題。幾個月前,《Yelp》就找上《ProPublica》談論希望取得更多政府健康照護資訊的事情,因為這一塊是《Yelp》網站的主要流量。並且,《ProPublica》凱凌認為,「最大的機會,應是來自消費者豐富的意見,這將是研究、有意義的經驗,以及資料產生的重要來源。」換句話說,《ProPublica》把這些消費者提供的意見,當成可供分析的大量檔案資料,並且形成有用的醫療照護統計資訊,比如「誰會吃什麼藥」之類的,而進一步就可以寫成健康照護的故事報導,這將不是一般記者可以做到的。
問題是目前來自《Yelp》的資料,有些過於陳舊或者某些消費者是被受歡迎的評論所誤導,而產生錯誤資料。當然,這些健康照護的資料,仍然必須隨時更新,凱凌希望下個計畫可包含《ProPublica》的「醫師資金」(Dollars for Docs)資料庫 (這是關於製藥廠商支付給醫師的相關資訊),或許可供進一步確認與比對不同資料。
健康照護資料的開放,並不表示就能提供有用的醫療照護新聞資訊。不過,對於民眾或新聞記者來說,最好的是,他們都能運用《Yelp》這些新的資料,當作其研究的起點,而不是直接當作最終的結論。一般輿論期許:這個合作關係可以成功,因為你到一個點評頗優的健康照護網站,結果搜尋到品質很差的資料結果,就如同你到一家點評頗優的餐廳,結果吃到很難吃的餐,是一樣道理的。
原始新聞來源:
http://www.cjr.org/the_second_opinion/yelp_propublica_partnership.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