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儀|特約記者

  美國國家飲食失調協會進行的媒體教育計畫則發現媒體素養教育能幫助高中女生提升對自我的接受度,並且在觀看媒體中關於女體的訊息時感受到更多的自主權。而其他邀請同儕參與的工作坊,也發現能有效扭轉媒體訊息中不實際的身體形象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的影響。

  然而如此的媒體素養教育必須長期進行,並以批判思考、提問與討論為重心,且不只是由教師直接教導,還需鼓勵積極的參與,再輔以媒體素養的核心概念說明。

  以下列出的媒體素養核心概念,能提供進行媒體再現與身體形象之討論的架構。每一個核心概念都有一系列的相關問題,鼓勵青少年挑戰他們看到的媒體訊息。

1.媒體建構了另一種現實,是對真實世界的再次呈現。

(1)誰創造了這些媒體訊息?

(2)媒體訊息有什麼目的?

(3)媒體訊息的創作者對於身體形象抱持什麼樣的假設或信念?

2.媒體訊息隱含社會的意識形態。

(1)為何某些身型在媒體訊息中擁有較正面的形象,某些則不然?

(2)為何這些身型以如此的方式呈現?

(3)哪些身型在媒體訊息中從沒出現過?

(4)閱聽人可能從中獲得什麼樣的結論?

3.媒體訊息隱含商業意圖。

(1)這則媒體訊息有什麼商業目的?(換句話說,如何幫助某人營利)

(2)這個商業目的如何影響訊息內容及傳播訊息的方式?

(3)如果沒有商業目的,這則媒體訊息是否有其他目的?(例如,吸引閱聽人注意訊息創作者,或說服閱聽人接受特定觀點)

(4)這些目的如何影響訊息內容及傳播訊息的方式?

4.閱聽人解讀媒體訊息時的協商性。

(1)不同的人如何看待同一則媒體訊息?

(2)你對此有什麼感覺?你和媒體訊息中所呈現的人有多相似或多不同,如何影響你對這則訊息的解讀?

5.每一種媒介均有其特殊的形式。

(1)這則媒體訊息用什麼技術來吸引你的注意及溝通訊息內容?

(2)媒體訊息透過什麼技巧來操控訊息中的影像?(例如,燈光、化妝、攝影機角度、修圖)

(3)對於這種文類所呈現的身型,一般閱聽人抱持什麼樣的期待?(文類,指印刷廣告、電視劇、音樂錄影帶等不同的媒體文本類型)

  教室是絕佳的媒體教育場域,但媒體教育仍應從家裡開始。對於孩子的身體外觀及身型,家長應積極關心並表達對孩童的支持,且樹立良好的榜樣。例如,有研究顯示和媽媽討論乳房的尺寸,有效降低大學女性接受乳房整型手術的比例。

  較少人注意到家長在幫助孩子瞭解媒體訊息及如何看待自己的重要性。陪著孩子面對媒體訊息,並且鼓勵孩子對他們看到、聽到的訊息提出疑問與思考,將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媒體習慣。同時,我們也可以教導孩子「與媒體對話」,經由創意遊戲、藝術與寫作,幫助他們理解所接收到的媒體訊息,並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透過媒體再現自己的形象。(註十一)

  家長也可透過以下的建議來與孩子共同面對媒體訊息:

1.無論何時,儘量陪孩子一起收看媒體訊息。和他們一起坐下來看,或玩或閱讀孩子們喜愛的媒體訊息。不批評孩子們的喜好,但從中尋找能夠適當介入引導的時機,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幫助孩子培養對媒體內容提出質疑的技巧與態度。

2.讓孩子知道三個重要的概念:

(1)媒體訊息都是建構而成的,亦即都是人為製造的,而這些訊息無法完全反應現實。

(2)大多媒體訊息都為了營利而創造。

(3)在不同的時光、不同地點,對於「理想」的身型均有不同的定義。

3.幫助孩子謹慎且選擇性地接收媒體訊息。如果孩子還小,可管理他們使用媒體的習慣,以限制他們接收不正常的身型的相關內容。當孩子漸長,鼓勵他們規劃使用媒體的時間,並將每次接觸媒體視為一次認真進行的活動,而不只是做其他事情的背景。孩子若能對自己選擇的媒體有更多思考,就能更認真看待他們所接收到的訊息。

和孩子討論媒體中的身體形象

面對媒體中的女性身型刻板印象,家長應該怎麼做?即使很小的女孩,可能已經被「瘦」的概念征服。研究顯示洋娃娃和卡通角色都會影響女孩對自我外表和身體的認知,及其對於性感和個人魅力的重要性。女孩也可能對名人感興趣,並希望自己能看起來像她們一樣,無論在身型或性感的穿著打扮上。她們也早就從媒體中知道受歡迎和具有魅力對一個女孩的重要性,甚至大過於對一件事積極關注或學有專精。以下是家長可以進一步引導的時機,幫助孩子理解媒體中對於美的概念,及比較其與現實的關係:

1.如果孩子喜歡玩形象性感的娃娃,或對於有如此形象的其他玩具有興趣,在她們玩的時候,問她們以下問題:

(1)最喜歡這個娃娃的什麼地方?

(2)更瘦更有吸引力的娃娃是不是更受歡迎?有沒有不那麼瘦,穿著也不這麼暴露的娃娃?

(3)如果這個娃娃是模仿一個真的大人,這個女人是否看來跟這個娃娃一樣?如果不是,為什麼這個娃娃不作得跟真人一樣?

(4)如果這個娃娃是模仿一個真的孩子或青少女,這個女孩是否看來跟這個娃娃一樣?如果不是,為什麼這個娃娃不作得跟真人一樣?

(5)為什麼製作這個娃娃的人讓娃娃這麼瘦,或讓娃娃穿著暴露?

2.如果你注意到孩子和朋友或和你討論名人及模特兒,問她們以下問題:

(1)你會不會將你的外表和名人比較?

(2)看到或讀到這些名人,會不會讓你對自己的外表有不同的感覺?

(3)你最喜歡怎樣外表的名人?你希望自己也有這樣的外表嗎?

3.如果孩子喜歡看提倡特定身型的電視或電影,並認為受歡迎和具吸引力對於女孩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當孩子在收看這些媒體訊息時你可以問以下問題:

(1)是否所有女人都像節目中的主角一樣?

(2)對於一個人來說,外表是最重要的嗎?還有什麼事情也一樣重要?

(3)節目中的好角色有什麼樣的外表?壞角色呢?為什麼會不同?

(4)你會想跟哪一種角色當朋友?為什麼?

和青少女討論媒體中的身體形象

青少女對社群媒體有很大的興趣,她們特別喜歡自拍再透過網路分享,並且評論他人的照片,以及瀏覽朋友的頁面。這些行為影響她們對自我身體的接受與滿意度。閱讀名人八卦雜誌、收看最新的青少年電視節目,或欣賞流行音樂,都會對青少女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有所影響,甚至想改變身體的外型。以下是一些可適當介入引導的時機,幫助孩子培養媒體素養,以及瞭解隱藏在「美麗」之後的真相。

1.如果你注意到青少女對流行文化雜誌、音樂錄影帶或電影感興趣,而在這些媒體訊息中,對女性及其身體多半以負面的方式呈現,你可以問她們以下問題:

(1)你最喜歡訊息中的哪一個部分?為什麼?

(2)你覺得若一個女孩擁有像訊息中的女性一樣的外貌或行為,是否值得稱許?訊息中的女性,有哪些地方值得模仿,而哪些地方不值得模仿?

(3)在現實生活中,你認識的女人是否有類似的外表或行為?

2.如果青少女使用如Instagram或Facebook等 社群媒體,你可以問她們以下問題:

(1)是什麼讓這張照片具有吸引力?一則容易獲得「讚」或被分享的照片或圖片,具有什麼樣的條件?

(2)你跟你的朋友如何讓一張照片或圖片更具吸引力?哪些可以單純用相機完成?哪些必須使用編輯軟體或社群媒體提供的工  具?(例如「濾鏡」)

(3)你覺得你的朋友在貼出照片之前是否曾修改照片?你覺得為什麼人們會想要貼出照片?

(4)看到修改後的自己或朋友的照片,有什麼感覺?如果一張照片讓你看來比實際上更瘦、更性感或更具有吸引力,你會因此心情更好還是更糟?

(5)你和朋友會對其他人的照片進行評價、評論或彼此討論嗎?如果擁有不好的評價或負面的評論,會有什麼感覺?而如果擁有較高的評價或正面的評論,又會有什麼感覺?

  在將女性與女體和「性」、「性感」或「色情」等標籤的連結切斷之前,談女體裸露自主權仍然長路迢迢。唯有讓下一代年輕人都能具備媒體素養並破除女性與女體的刻板印象,才有可能讓女體裸露自主權有健康的討論空間;當然,首先需讓女性與女體脫離「瘦=美=吸引力=幸福人生」的緊箍咒,當女性不再視自己及自己的身體為爭取男人注意、贏得理想生活的條件或工具,才能真正擁有對自己、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人生的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