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孝如/綜合報導

 

 

 

 

  農曆年地震災情新聞不斷放送,不僅大人無法承受,更會對孩子的心理帶來壓力和焦慮。如何和孩子談地震、天災?張老師提供「靜、說、思、想、求」5個小撇步,幫助家長帶孩子遠離創傷後壓力。

 

引導孩子從災害壓力中釋放

 

  張老師基金會指出,接觸大量災害新聞時,很容易難過和驚恐,因此要先安穩心情、平靜下來(靜),無須刻意避免孩子接觸接這些資訊,誠實和孩子簡單扼要地描述事件(說),並試著從中找出雪中送炭、相互關懷等正面溫暖的訊息,同時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思),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從事件中獲得經驗,引導孩子從這些新聞當中獲得什麼樣的啟示和想法。

 

  如果孩子對這些社會新聞事件產生了一些生理反應和心理壓力,請記得主動求助!(求)透過專業的醫療與輔導,能降低不必要的焦慮。

 

  張老師基金會表示,並非要教導父母讓孩子變成溫室花朵,或用鴕鳥心態將社會新聞給隔離。而是希望帶著孩子瀏覽社會新聞的同時,選取適當資訊,帶孩子關注新聞內容的重點,引發正面思考。若發現孩子產生壓力時,也可撥打1980專線,讓張老師協助輔導。

 

認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根據台北市生命線協會的建議,可藉由以下幾點來確認身邊或是自己是否已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1. 有時候,他會突然覺得以前發生的那件可怕的事又發生了

2. 關於那件事的惡夢或記憶使常出現在他腦海裏

3. 他會刻意避免去一些會讓他想到那件事的地方

4. 他有時候會沒有預警的變得非常沮喪

5. 他現在很難信任別人或是跟別人靠近

6. 他變得很容易生氣

7. 他會因為別人死掉而自己活著感到罪惡

8. 他很難入睡而且肌肉很緊繃

 

  陪伴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我們可以這樣做:

1. 讓他有安全的地方睡以及東西吃

2. 陪伴他、傾聽他同時分享你自己的感受

3. 不要硬逼他把事情說清楚

4. 理解他會避免從事某些事情的難處

5. 不要期待他可以立刻變得很勇敢

6. 接受且允許小孩子用畫畫或不同方式來表達情緒

7. 讓小孩子可以有控制的感受,包括讓他們選擇吃的食物或穿的衣服等等

8. 不要因為小孩子突然的尿床或其他退化行為而生氣

 

 

轉載自Kairos風向新聞,原文網址https://kairos.news/28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