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廣告攔截問題,牽涉多方利益。近期,歐洲電信監管機構已介入此事,並發出新指引申明,基於網路中立的原則,廣告不應在網路上受到攔截。


 
  本來,裝軟件不看廣告,個人事小,但若發展到在網路源頭上已行阻截,集體看不到,那便茲事體大,對於倚賴廣告收入的媒體,當然打擊重大。事非湊巧,等同攔途截劫的壞情況,年來卻見不斷醞釀中,歐洲多家電信運營商都在密鑼緊鼓,躍躍欲試,一旦實行,若不擺下「買路錢」,廣告就過不了網路這一關,遑論送到網民眼前出現。


 
  對於電信運營商的種種部署,傳媒業界已深感情勢不妙。幸而,歐洲電信監管機構(the Body of European Regulators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簡稱Berec)在這緊要關頭扮上了救星角色,出台一套新指引,才令傳媒業界稍鬆一口氣。


 
  新指引重申了早已存在的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原則,就是互聯網服務供應商須對所有線上內容平等看待,不得故意攔截或拖慢特定網站,或允許一些公司透過付費取得優惠待遇。新指引強調,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不得阻止、拖慢、改變、限制、干擾、降格或歧視廣告….,特殊情況除外。」

 

  對於歐盟新指引,歐盟各會員國的電信監管當局須負責執行。在英國方面,英國政府早前已對傳媒面對的網上廣告攔截處境,深表同情。在今年3月,時任文化大臣John Whittingdale 也曾警告慎防發生系統性的廣告攔截情況。


 
  在英國經營的其中一家手機及網路運營商3(Three)上月曾在網路系統上進行測試,採用以色列公司Shine開發的廣告攔截科技,為時24小時。事後,3並無公開測試結果,但亦尚未向客戶正式推出廣告攔截產品。對於歐盟的新指引,3至今未有發表評論,但就辯稱,其網路系統測試廣告攔截,並無犯規(網路中立性),而只是向消費者提供多一個選擇,由客戶自行決定要否阻擋廣告而已。


 
  不過,歐洲電信監管機構在一項諮詢文件中已經指出,「歐洲電信監管機構並不認同,在最終使用者同意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就可在網路層面實行攔截廣告的。」


 
可參閱報導: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16/aug/31/mobile-phone-networks-should-not-block-adverts-says-eu?utm_source=esp&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Media+briefing+2016&utm_term=188415&subid=1250192&CMP=ema_546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