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全世界的人民需要即時的新聞以及足以影響他們生命中決策的分析的消息。


 
  這是支持許多記者工作的基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保護記者委員會(The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中倡導那些被鎮壓和在危險環境中工作而受迫害的記者的權利。

 
  但是,利用即時新聞來影響決策的假設已被許多事實所挑戰,不只是因為川普勝利的新聞所挑戰,而且也被英國脫歐公投及哥倫比亞最近拒絕和平協議的公投所挑戰。


 
  在這三項事實中,媒體沒有預測到選舉的動態,並且沒能反應全面向的觀點。但是,在展現全面向觀點的同時,媒體沒能針對這些觀點提供更批判性的辯論。若要說是因為媒體系統中有沒被涵括到的內容被報導,而造成這樣的失誤,那原因應該就是媒體的傳遞功能失效。


 
相關議題:新聞時刻已經到來(Journalism’s moment of reckoning has arrived.)


 
  讓我來比喻這個觀點。通常一場審判會包含兩個相互競爭對抗的法律論述,並以事實為證據,此事實通常被稱為證據。假設技術許可的狀態,同時允許五十名不同的律師向陪審團提出競爭且對抗的論述,那該怎麼辦?如果消除了對證據要求,僅由一些律師根據傳統的證據標準來提出他們的論述,或是其他律師因為沒有證據的要求而開始捏造事實。如果陪審團成員因此不能作出的決定,我們是否會責怪他們?


 
  這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的樣子。在如此大比例的人口中,將不在有共同的論述。從臉書到推特,這些應用程式將媒體區分且分裂。根據Nieman 實驗室主任:Joshua Benton的分析,這裡有大量的訊息來自加油添醋的內容及錯誤且偏差的報導。


 
  關於平衡的概念Shorenstein中心經過精密的追蹤發現其新奇之處。大眾並不看網站內容,甚至少於看報紙的頻率。取而代之的,他們從社交媒體上的內容來獲取新聞。華盛頓郵報或是紐約時報已極盡完美的的平衡關於各位候選人的報導,但是這些努力並沒有改變讀者的習慣,當讀者更喜歡通過臉書閱覽個人的故事,而這行為更加肯定了他們的政治偏見。


 
  相同的事實存在在世界的不同角落。舉例來說,在哥倫比亞的當地新聞日報:El Tiempo 及 El Espectador被大量更多複雜,多元及特別的小報所取代,這些小型媒體透過大量使用網路及透過當地廣播被放大宣傳。而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一個像「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的宣傳網路媒體,也是透過這種混合各種偷來的訊息,又未經過濾所集結內容的媒體的一部分。


 
  當然,對於我們現今的媒體環境,這樣的環境還是有許多的益處。有更多的新聞及消息能比以前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還要流通。但是,這也同時有很多缺點。不僅僅是不可能去分析及處理這些大量的訊息,而且還試著創造群眾壓力。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大眾的行為,人為的透過充滿主觀意見的訊息產生對人民產生高壓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的被重複。


 
相關議題:臉書不再能自稱自己非為全球媒體的一員(Facebook can no longer be ‘I didn’t do it’ boy of global media)


 
  在川普的勝利之後,有許多人對於這樣的環境比手畫腳。有許多人批評媒體上遍佈川普的消息,甚至包含那些起初微不足道的小消息也被放大報導。但是,也有許多具有真實調查及具有公信力的新聞媒體報導了關於川普作為候選人的全面性且具有批判性的報導。但是,這些新聞媒體的影響力被其他個別小型媒體所削弱,而這類媒體則大量減少那些具有公信力媒體的批判性報導所能造成的影響。


 
  新聞媒體的座右銘是展現所有的內容及其含義而我們為我們所堅信的原則而持續努力,藉以讓社會大眾有辦法做對的決策而這比純粹展現新聞內容還要困難。一位在新聞網站:Mic(目標讀者為千禧年一代)的編輯寫下以下的內容給其員工,「(我們)在過去五年必須花費我們每一個醒著的時刻,來完成通知,鼓舞與賦予我們時代的民眾權力的任務來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失敗了。」

 
  新聞記者仍然必須持續相信作為一位新聞記者的任務並且為在那些在高風險情況下工作的新聞記者的權利辯護我們帶來的正向的貢獻。換言之,我們必須做任何我們能力所及,來確保真相在那裡,雖然真相可能更難以被找到。
 
 



Joel Simon是哥倫比亞新聞評論雜誌(CJR,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的專欄記者及保護記者委員會(The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的執行長。他的第二本書,「新的審查標準:全球媒體自由之戰(The New Censorship: Inside the Global Battle for Media Freedom)」已由哥倫比亞大學於2014年11月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