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做為台灣有數的新聞獎,每屆受邀擔任卓新新聞獎的評審,總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深入討論,選出當年各個獎項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僅是鼓勵這類作品在內容中傳達的新聞精神,同時也是將新聞獎的榮耀頒給為了跑出這條新聞、製作出這條新聞的新聞工作者。
  

  只是在現今的新聞工作環境中,不論是台灣社會對於記者的價值貶低、不信任感,又或者是數位時代中,記者比起以往需面臨更多的挑戰以及勞動權上的壓榨,都讓記者工作增添許多不為人所道的辛酸;第十五屆的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上,擔任頒獎者的卓越新聞獎董事林元輝,曾感嘆業界的變化,有時讓身為學院老師的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教導學生。

  
  但仍有許多記者在這個圈子中默默地耕耘,不只是每屆獲得卓越新聞獎的得獎者,還有其他每天扛著電腦、揹著相機、揣著錄音筆穿梭在各個新聞現場,將他們的所見所聞透過文字或影像傳達給讀者的記者。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記者」這個職業,絕對不僅僅是鄉民口中的「妓者」,卓越新聞獎《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將在接下來的期數中,不定期刊出不同路線記者的受訪文章,希望透過這些採訪內容,能讓讀者對於記者工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替數位時代下的記者工作留下一些記錄。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主編 田育志

 

 
受訪記者:Shizuka

所屬媒體:平面媒體

入行資歷:三年

負責採訪路線:體育線

 

 

記者工作可以造成改變 即使只有一點點也好(下)/郭馨棻

 

 
體育記者的生活樣貌

 
  談到記者的生活樣貌,Shizuka笑著說,這是個工時長、非常忙碌的工作。

 
  以棒球線為例,她每天早上關注美國職棒的賽事,下午兩點則到中華職棒球場,在兩點到六點職棒準備開打前,訪問球員、尋找新聞議題。六點開始發即時新聞,並開始準備關注當日的中華職棒與日本職棒,比賽開打後報導賽況,並於比賽結束後,通常是十點半,採訪當日的比賽情形,十一點前截稿將新聞傳回報社。

 
  上述的日常行程發生於三月至十月的職棒比賽期間;十一月至十二月則處理國際賽、選拔賽與春訓;一月與二月是換約時間,也是棒球比賽的淡季,但是Shizuka說這段期間反而是她最緊張的時期,因為平日沒有賽事,必須積極的找出棒球圈的新聞點,壓力較大。

 
  她的工作生活,一週排休兩天,目前是訂為週一與週二,通常週一她會讓自己徹底休息,恢復體力,周二傍晚就會開始繼續關注棒球賽事,為隔天上班做準備。Shizuka說,即使工作三年,她還是必須花很多時間在工作上,做好準備全力出擊。

 
  然而即使工作繁忙,這還是她目前最理想的工作,她一點也沒有後悔踏入新聞業界。體育記者的日常除了報導賽事之外,她也感受到文字發揮影響力的成就感,曾經有一次因為颱風的關係,台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棒球隊練習地與校舍嚴重受損,棒球隊被迫即將解散,將影響眾多學生球員,Shizuka將新聞露出於報紙後,隔天該球隊就受到教育部的關切與補助,協助棒球隊重建。Shizuka不只一次像這樣,透過文字幫助了別人,這是她身為記者最重要的成就來源與回饋,回應她一開始所提到的理想,文字報導會讓社會改變,即使只有一點點也好。

 
記者工作面臨的轉變

 
  談到新聞工作面臨的轉變,Shizuka提到智慧手機的快速發展,現況是人手一機,隨時上網,對新聞媒體所造成的影響是各家媒體均追求即時新聞甚至直播新聞,有新聞消息出來要立刻露出,形成即時新聞搶快、瑣碎化的傾向。Shizuka不是很認同這樣的新聞走向,她認為即時而零散的新聞,分散了記者與讀者的注意力,也導致記者沒有時間著墨深度議題,或是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故事,相當可惜。

 
  然而記者工作的挑戰與價值,仍然值得大家來認識這個領域。請Shizuka給有意投入新聞業的學生一些建議,她建議大家透過實習看看新聞工作是否適合自己,其次則要好好想清楚是否能夠接受這個薪水,她提醒大家,紙媒環境普遍不景氣,薪資水平會是大家找工作時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