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強暴懷孕受害者身陷印度媒體風暴(下)/賴昀編譯
「她可能不暸解確切的問題點和情況的嚴重性,但我想她已經有些意識到了。」一名高級官員這樣告訴BBC。
她的父母難以處理眼下的情況,這戶居住在狹窄的一室寓所的人家相當貧窮。她的父親是一名政府雇員,而她的母親在別人家幫傭。調查此案的女警帕蒂芭•庫瑪里(Pratibha Kumari)說,這家人是「很和善的一家人,單純到沒有意識到那個男人對他們的女兒做了什麼。」她說,這對父母悲痛欲絕。「她的母親在和我說話時不停哭泣,而她的父親說他感覺自己女兒好像被謀殺了。」
在印度的青少年傷害統計
*每155分鐘就有一名十六歲以下的孩子遭到強暴,每十三個小時就有一名十歲以下的兒童受害。
*2015年的時候有超過一萬名兒童遭到強暴
*兩億四千萬名生活在印度的女性在十八歲前結婚
*53.22%參與了政府研究的兒童回報曾遭受某種形式的性虐待
*50%的施暴者是受害兒童認識的人或是「信任的人和照顧者」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讓他們的境況更糟的是,自從強暴和懷孕的新聞登上頭條以來,他們就成為了記者的鎖定目標。「當這個女孩的父親來見我的時候,他告訴我說,他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新聞曝光。他說他家門外隨時都有記者守候,他的隱私被侵犯了。」兒童福利委員會(Child Welfare Committee)的主席尼爾•羅伯斯(Neil Roberts)告訴BBC。
媒體的關注意味著女孩有可能得到最好的醫療保障,且有權向政府索取經濟補償。但不請自來的注意力造成這個家庭巨大的傷害;當父親上班的時候,許多記者來訪,聲稱自己是兒福工作者而進入他們的家門。
由於強暴嫌疑犯是女孩母親的表弟,有些人甚至質疑她是否對此暴行知情,甚至默許了這種暴行。 「她怎麼會不知道她自己的女兒懷孕了七個月?」他們質問。這對這家人而言無比困擾,而女孩的父親既憤怒又痛苦。
「我想看到他受到嚴厲的懲罰,他應該被判死刑或是終生監禁。他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從未向我們道歉。」他在一通簡短的電話對談中這樣告訴我。在和我會面之前,他問:「為什麼你們要宣傳我女兒的案子?報紙把這件事變成商業行為。」
他的憤怒是合理的——即使法律明文禁止新聞工作者揭露強暴受害者和受害兒童的身份,許多人仍然能夠辨認出這家人就是受害家庭,因為強暴嫌疑犯的名字已經在印度被廣泛報導;現在他們的鄰居和他的同事都知道了,孩子的學校朋友可能也得知。一位早先接觸過這家人的當地記者說,這對父母對這個女孩的未來感到擔憂,她長大後必須面對污名,而這位父親也談到了他對她健康狀況的擔憂。
————————–
編譯:賴昀
原文網址: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india-408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