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新聞產製 反映現今台灣社會現況(下)/林宥成


 
快文化下的產物 「網友說」吸睛又好用

先前全聯總裁徐重仁失言風波引發大眾不滿,造成眾多網友到全聯臉書專頁留言撻伐,媒體也趁勢將網友評論直接作為標題,邱薇羽則觀察到此現象不斷上演,進而開始著手研究。


 
邱薇羽指出,以中央社報導為例,有篇新聞標題如下:「全聯小編刪留言,網友怒:公關是跟聯航合併了嗎?」這個標題的背後,隱藏的是新聞報紙潛在的意識與立場,因為網路世界仍然處於分眾分群對話的情況。例如中國時報較為明顯的立場是偏向國民黨,自由時報偏向民進黨,假如我是國民黨的話,我就會比較去採納中國時報的新聞。


 
同時,她更指出新聞媒體往往以片面的留言作為網友的形象,容易使讀者以偏概全。但新聞媒體是擔任守門人的角色,卻因為要滿足即時新聞的需求,而以網友說直接作為標題,卻失去平衡報導的責任。王正慧也回應「網友說」的意義,就如同過往報章雜誌上所看見的「依據可靠消息指出」的意涵。


 
除此之外,邱薇羽也觀察到許多網友會參考網友的意見領袖,再決定跟風與否,導致從眾效應出現,而易於使網路意見有一面倒的狀況,加上網友的言論容易流於情緒性的字眼,也反映了當代網路使用者的使用情況。

 
臉書新聞粉絲專頁興起 小編如何用Hashtag吸引讀者

 

 

臉書粉絲專頁可說是一家企業的形象代表,但在流量至上的網路時代,很多新聞媒體加入很多人力去經營新聞粉專,除此之外,Hashtag又是一種近年來大量在網路出現的符號。Hashtag是指井字號加上一個單字、或沒有空缺的一句話,透過這個Hashtag,可連結到同一個平台裡標記有相同「#」的貼文,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邱瀅穎說道。


 
她觀察到近年來新聞粉絲專頁,Hashtag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她指出Hashtag的功能原只有資訊分類與整合,但小編對於Hashtag的延伸運用,以及每篇新聞連結上附加的文字,是否能影響新聞流量,是她主要研究的方向。


 
她也認為新聞粉絲專頁的小編,擔任的是另一種守門人的角色,從臉書上讀者的特性,挑選並發布適合的新聞,以符合新聞組織與讀者的期待,但卻不會參與新聞內容與標題的產製。

 
王正慧也回應小編在實務的情境裡頭,其實沒有被相對重視,尤其是媒體小編。如果是企業小編,那他的重要性非常高,因為扣連到顧客服務這一塊。在媒體小編的部分,基本上對於媒體的經營者來說,會覺得他就是創造流量、增加粉絲數的概功用而已。


 
最終研究結果發現新聞粉絲專頁上的Hashtag,依然保有原始分類與整合的功能,可以將同時間的所有報導做整合、也能累積歷史資料,以及可以管理是哪位小編所發布的新聞連結。但卻無法直接說明Hashtag與新聞流量之間的關係,因為新聞的議題類型、發文內容、標題聳動性等,都可能成為影響流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