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暴力」教案大綱
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一、 教學時數:40分鐘
二、 結合領域:社會
三、 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二單元「憲法與政府」,第一課「基本權利」
南一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三單元「法治與生活」,第一課「自由與規範」
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四單元「法治你我他」,第二課「只要我喜歡?」
四、 對應能力指標:
5-3-5 舉例說明在民主社會中,與人相處所需的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民主素養之重要性。
5-4-5 分析人際、群己、群體相處可能產生的衝突及解決策略,並能運用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原則。
6-3-4 列舉我國人民受到憲法所規範的權利與義務,並解釋其內涵。
6-4-4 舉例說明各種權利(如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財產權、生存權、自由權、機會均等權、環境權及公民權等)之間可能發生的衝突。
五、 主題:「政論節目、立院都謾罵 邱毅:院士該先檢討自己」
六、 新聞來源及本文:
2008-07-03 中廣新聞╱程平
藉著回台參加中研院院會的機會,部份旅外院士對台灣政論節目及民意機關提出批評,認為其中的吵鬧謾罵,已經造成台灣社會負面的影響,對此有立委認為,要改善這樣的現象必須要從立委及媒體自律做起,不過國民黨立委邱毅則認為,李遠哲及張俊彥也是院士,院士們該先檢討自己。
曾經主持過政論節目的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表示,目前的確有很多的政論節目已經不是就事論事,因此他現在也不太願意去上節目,至於立委問政過於激情,鄭麗文認為,要讓立委們不用特殊表現搶鏡頭,媒體也需要幫幫忙。
也是政論節目常客的民進黨立委蔡煌瑯則表示,民進黨27位立委都是理性問政,這些海外院士批評的應該是國民黨的立委,蔡煌瑯也表示,要改善這種現象必須要靠立委的自律,以及輿論更強的監督。
爆料天王立委邱毅則認為,李遠哲及張俊彥也都是院士,院士們該先檢討自己。邱毅也強調,批評要提出真憑實據,如果流於意識型態才是謾罵。
七、 教學重點建議:
1.課前作業:將新聞本文影印給學生,並指導運用「5W1H」預先解析新聞——
①WHO—誰出現在這則新聞裡?
②WHAT—發生了什麼事?
③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
④WHERE—在哪裡發生的?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
⑥HOW—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2.老師詢問及解釋學生對新聞內容的疑問。
3.師生分享曾經在媒體上看過的爭吵事件。
4.觀賞TVBS「2100全民開講」片段:「2007-11-01 2100全民開講 名嘴、主持人唇槍舌戰」(引自:http://tw.youtube.com/watch?v=Lrf3zE5Js3s)
5.學生分享看完影片的感想。
6.老師說明影片中爭議事件源由。
7.老師解釋政論節目經常上演衝突場面的原因:
①媒體慣用炒作衝突的方式拉抬收視率。
②名嘴來賓配合節目製作單位演出。
③政治人物上節目作秀。
④媒體以爭議議題為自身政治立場宣傳。
8.老師提問:如果你遇到跟自己立場、想法不同的人,要如何跟對方進行溝通?
9.回家作業:蒐集政治人物理性問政或政論名嘴理性論政的例子,下次上課進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