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煙火承包商捐紙箱」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國小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160分鐘

三、結合領域:藝術與人文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四上,第二單元「生命真奇妙」,第五課「變化的蹤跡」。

2.康軒版國小藝術與人文三上,第一單元「一起玩遊戲」,第三課「線條大搜尋」。

3.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四上,第二單元「童話世界」,第一課「魔力設計師」。

五、對應能力指標:

1-2-3 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
2-2-6 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
3-1-9 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聯。

六、主題:大稻埕煙火承包商捐紙箱捐助拾荒陳小弟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

大稻埕煙火承包商捐紙箱捐助拾荒陳小弟

更新日期:2008/08/03 13:04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大稻埕美麗的煙火秀,背後還有一個愛心故事,承包焰火施放的廠商看到前兩天新聞報導,有一位陳小弟弟因為家境不好,必須到處撿紙箱,因此決定把這次放完焰火之後,將近2千公斤的紙箱,全數捐給他;面對別人的愛心,陳家非常低調,透過朋友表達感謝,但不願意再讓陳小弟曝光。

  看到新聞上陳小弟弟為了貼補家用,得到處撿紙箱,承包煙火施放廠商3日一早就載著滿滿兩大車施放完的紙箱到資源回收場,把變賣的錢全數捐給陳小弟。焰火業者說,「看到那個什麼,你們新聞跑馬燈啊,剛好跑馬燈看到,他說他什麼都不要,只要紙箱,那我想說,我們那個大稻埕焰火,就滿多紙箱的,是剛好可以(捐),不然的話,我們也是請環保車把它載走啊。」
  
  送來的1308公斤的紙箱,算一算大概可以換到1500多元,對陳家來說不無小補,只是業者和陳家人都非常低調,特別是陳小弟的家人已經不願意再讓陳小弟在鏡頭前曝光。資源回收廠老闆說,「(陳家人)來的時候,我拿給他,陳小弟沒有要出來拿錢就對了,新聞報導後,他就不敢來。1560元好了。」陳小弟弟的孝心感動無數人,也激起許多像燄火業者這樣的善心人士,希望用自己的一點力量來幫助他們。(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楊淑芃、王哲男)

八、教學重點建議:

1.老師在課前一週,說明廢物工所需要的材料為何,並且請學生在課餘時蒐集相關材料,以了解資源回收的品項。

2.請學生自由發表資源回收的項目與大略包含的物件。

3.老師舉出本堂課程所需要的三種資源回收類物品,例:紙盒、月曆、舊DM…等材料。

4.老師提醒學生廢物工也可以製作完整的作品,只要你肯花心思、肯用心去製作,進一步規劃自我的「環保創意作-紙盒廢物工」,相信可以完成個人風格的收納盒。

5.教師推選最具特色的「環保創意作-紙盒廢物工」,請學生說明的創作的特性與特色。

6.最後,提出資源回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九、教學活動簡述:

1.老師與學生在課前準備廢物工:紙盒、月曆、舊DM…等備用材料。

2.請學生自由發表資源回收的功能與價值。

3.老師分別舉出資源回收的項目:紙類、塑膠、鐵鋁罐、寶特瓶、廚餘….等項目。將學生分組,討論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有哪些?資源回收的益處有哪些?稍後提出報告。

4.老師將各組學生的發表統整後,切入本次課程的主題「環保創意作-紙盒廢物工」。

5.老師提出「環保創意作-紙盒廢物工」的做法,將月曆紙或舊DM的裁切成紙盒的高度,以捲紙的方式將紙張捲成柱狀,以此為盒身的造型,將紙盒四面用捲紙依序黏牢。

7.請學生自由拼貼出紙盒的型態,再設計自我的收納盒並用家中廢棄的裝飾品布置。

8.作品完成後,請學生發表個人創作的想法與設計的概念。

9.體認資源回收對地球環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