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研究員 賴慧玲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 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社會三上,第二單元「家庭與倫理」,第二課「家庭的組成」
南一版國小社會三上,第一單元「家庭的生活」,第一課「家庭的功能」
翰林版國小社會三上,第一單元「家庭的生活」,第一課「家庭與我」

五、對應能力指標:
   
3-2-1 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6-2-2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並知道維護自己的權利。
   
六、主題:扯 旅館怕出事 拒單親媽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

扯 旅館怕出事 拒單親媽 更新日期:2008/09/09 05:39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

  「因為怕發生意外,不收單親媽攜眷住宿!」有民眾想花錢上汽車旅館住宿,竟然碰上這種離譜的事,感覺業者歧視單親媽媽。

受到歧視 婦人錯愕

  上週六,一名中年婦人打電話向彰化市春風汽車旅館詢問投宿價位,怎知,業者獲悉欲投宿者是媽媽和2名小孩,竟然在沒有搞清楚婦人婚姻狀況下,就向婦人表明旅館不收單親媽帶孩子住宿,婦人愣住、錯愕,沒再跟對方理論,隨即掛掉電話。
這名婦人表示,她帶孩子要到彰化縣尋友,友人介紹她這家汽車旅館不錯,當下,她電詢旅館假日投宿價位,接聽電話的是一名女服務生,先問她幾個人要住,她說連她和2個孩子,女服務生再問,孩子多大,她回答「一個國中、一個國小」,服務生答覆「對不起,我們怕出意外,不接受單親媽帶孩子住宿!」

  婦人指出,她掛掉電話之後,心裡很難過,連娛樂消費都得承受異樣眼光,被貼上「到汽車旅館過夜,就是要尋死」的標籤,她跟孩子只想找一個乾淨又舒適的過夜場所,親子一起享受汽車旅館內的SPA水療和按摩浴缸,卻被拒絕於門外。
婦人還說,服務生在沒有確認她的婚姻狀況之下,就主觀認定媽媽一個人帶孩子在外投宿就是單親,不管她是不是單親,即使是,服務生也不該講這種會讓人聽了不舒服的話。

  台中市晚晴婦女協會理事長黃秀惠表示,業者設限不收單親媽攜眷投宿,毫無道理,更沒有科學數據佐證,想法很不對,應該道歉。彰化縣政府消費者保護中心建議當事人,感覺消費不被尊重,可打消費者服務專線1950申訴。彰化縣政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觀光發展科長陳詔慶表示,若顧客向該處抱怨事項是跟服務品質有關聯,會請業者改善。

業者強調 將會改進

  對此,該旅館業者表示,絕對沒有歧視顧客,公司會做內部調查,若該名婦人爆料屬實,沒有加油添醋,那麼服務生的回答的確不恰當,公司會改進。

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老師在課前一週,先請學生準備數張家庭成員照片。

2.訪問爸媽家庭組成史,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家庭從過去到現在是否有經歷過較大的改變,例如本來是三代同堂的折衷家庭後因故變成核心家庭…等,探討家庭組成改變的原因。

課堂實施:

1.讓學生在課堂分享個人的家庭成員照片,說明照片中的人與自己的關係。

2.老師介紹不同成員所形成的家庭組成,並綜合歸納學生的分享,協助學生分辨出自己的家庭是屬於哪一種組成。

3.換個家庭想想看遊戲:(此屬於印象遊戲,可藉由此遊戲觀察並反思印象從何而來?是否隱含刻板印象)

甲、根據學生家庭組成的狀況,讓學生分組,例如核心家庭一組、折衷家庭一組,得視各組人數再進行分小組,教師應視情況改變分組方式,考量特別的家庭組成而落單的同學,如單親家庭、繼親家庭。

乙、抽籤決定想想看的家庭,例如大家庭組抽到小家庭組,大家庭組的學生必須討論及想像小家庭組的家庭組成原因及生活形態,教師可準備海報紙讓學生寫或畫。

丙、待各組學生討論完後,請學生(表演組)上台展演對不同家庭(真實組)的想像,展演形式不拘。

丁、每一表演組展演完要請真實組的同學給予回應,意即大家庭表演完對小家庭的想像,小家庭組必須給予回應或印象的導正。

戊、教師在每一組間或整體展演完後可以與學生討論印象從何而來?而那些錯誤的印象是怎麼知道的?生活中是否真的可能存在?

4.教師發下「扯 旅館怕出事 拒單親媽」影本,請學生精讀。

甲、討論報導中的刻板印象從何而來?

乙、該篇報導的本身是否存有刻板印象?

丙、報導的資訊是否足夠?標題是單親媽,那究竟當事人是不是單親媽?報導並無說明清楚,而記者是否在未經查證之下即報導出旅館的名字,會造成什麼影響?

丁、另請同學可以再想想,當事人除了可以向記者爆料之外有無其他作法?

5.最後請同學想想有無類似的經驗,或是跟家人一同出遊而發生的特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