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與美人,千古以來這樣的劇情總能成為佳話、廣為流傳。有趣的是,英雄與美人個別成為的題材,亦不乏成為暢銷的新聞報導。

  英雄故事,如政治人物想要學水滸傳裡頭武松打老虎的橋段,贏得英雄形象,新聞媒體也樂得報導這樣的熱門議題(請參見新聞關鍵詞:打老虎)。

  另外近期也出現兩則「發現美女」的故事,成為熱門的發燒新聞。在第一則新聞裡,媒體報導富士康在大陸組裝iPhone手機的女工,因為照片被意外存在新的的iPhone 3G手機裡,買到這隻手機的英國網友,發現照片後為之驚豔,稱她為中國最美的打工妹,驚喜之餘還把照片Po上網,並且命名為「iPhone女孩」。這樣的生活小意外,立刻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也成為熱門國際新聞,使得女孩在六天的時間之內爆紅,甚至在大陸引起一陣尋找iPhone 女孩熱。

  第二則新聞則發生在北京奧運期間,新聞中講述北京街頭一位外國人疑似中暑,而被美女志願者貼心相救的故事,同樣被媒體一再轉載報導。

  有趣的是,兩則關於美女的故事的新聞,最終都被眼尖的閱聽人識破,找出種種不合理的動機與巧合安排。
   
  第一則關於iphone Girl的新聞,有網友深入調查發現,照片來源是美國的知名網站:MacRumors.com。因此,iphone Girl的故事,被認為很可能是該網站與蘋果合作的網路行銷計畫,結果整起事件被譏為不過是一則商業炒作;第二則新聞中,長相甜美、有混臉兒面孔的志願者,被網友踢爆,原來曾經拍過電影,因此這則傳為美談的新聞,可能演變成為了藝人爭取知名度的公關手法。

  上述兩則新聞,證明了閱聽人越來越懂得反思新聞的內容,懂得透過自行的資料蒐集、網路上的集思廣益與討論,戳破新聞中可疑的蛛絲馬跡。因此,可以回過頭反省,不論是政治或者商業的置入行銷,還是粗糙的公關操作,在長期濫用之下,事實上應該多多反省,不要再把新聞當作耍弄閱聽人的工具了。

  因為事實證明,資訊開放時代下的閱聽人不笨,而且越來越有媒體批判素養了。

資料來源:

1.iPhone打工妹可掬笑容傳遍世界(2008/0827),BBC中文版,網路資料: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580000/newsid_7583600/7583642.stm

2.iPhone girl疑網站站長自我炒作(2008/09/05),中國時報,網路資料:http://news.yam.com/chinatimes/china/200809/20080905593340.html

3.驚!iPhone girl是商業炒作利益算計?現實並不存在(2008/09/05),MSN新聞,網路資料:http://news.msn.com.tw/news942277.aspx

4.「最美志願者」救老外造假,商憶沙部落格否認(2008/09/01)http://www.nownews.com/2008/09/01/545-2328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