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怎麼吃才健康」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林佳儀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健康與體育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翰林版國小四上,第二單元「疾病觀察站」,第四課「就醫停、看、聽」
康軒版國小六上,第三單元「聰明消費學問多」,第一課「標示停看聽」
康軒版國小五上,第三單元「健康消費健健美」,第三課「健康產品重保障」
五、對應能力指標:
2-2-4運用食品及營養標示的訊息,選擇符合營養、安全、經濟的食物。
7-2-3確認消費者在與健康相關事物上的權利與義務。
六、主題:醫師提醒:紅麴膠囊+降血脂藥 傷肝腎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2008/07/26聯合報/曾希文
你常吃紅麴嗎?醫師表示,添加紅麴醃釀的食物對降膽固醇幫助不大,但若紅麴經過純化製成健康食品如膠囊等,再併用司他汀(statin)類降血脂藥物,可能對肝、腎產生副作用,需要降膽固醇的病患,千萬別邊服藥和邊猛吃紅麴健康食品。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表示,太多心臟病患向醫師詢問紅麴的效果,讓醫師不堪其擾,更擔心病患誤信吃紅麴食品可降血脂,卻不知混合使用的危險。
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表示,南部某醫學中心曾有一名服用司他汀類的降血脂藥物長達兩、三年的病患,某日突然出現橫紋肌溶解症送急診,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名中年男子最近猛吃紅麴健康食品。
去年八月,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FDA)警告,別在網路上購買或食用紅麴製劑,理由是可能含有藥物,對健康有害,而且和其他藥物併用會產生交互作用。
黃瑞仁表示,紅麴降膽固醇的效果,來自於裡頭一種名為Monacolin K的成分,該成分製成目前廣泛用於降血脂的司他汀(statin)藥品,但它也有副作用,包括傷肝、引發橫紋肌溶解症,造成腎衰竭。醫師在開藥前,應留意病患有沒有肝病,甚至孕婦、沒避孕的女性也不宜,以免造成畸胎。
葡萄柚汁會讓Monacolin K發揮完全效用,血中濃度將提高五到二十倍,民眾吃紅麴產品也不宜併葡萄柚汁。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謝炎堯表示,除了已知的肝腎毒性外,根據研究,紅麴還含有橘黴素和另外四種胎毒性成分,如果吃來路不明的紅麴食品,無從得知其中是否含有這類雜質。
謝炎堯和黃瑞仁都認為,如果民眾買的紅麴食品吃了膽固醇明顯降低,那麼裡頭應該含有Monacolin K,就要小心副作用;特別是若已服用司他汀類藥物,就別再多吃含紅麴含量高的健康食品,以免過量。若感到莫名的肌肉痠痛,便應返院抽血檢查肝、腎功能是否遭破壞。
研究紅麴的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主任蔡敬民說,他也有服用司他汀類藥物,因而不再吃紅麴健康食品,但一般民眾可能缺乏這種警覺,因此建議民眾還是詢問醫師比較保險;至於從市場裡買回天然紅麴,或添加製造的紅麴餅乾、紅糟肉、紅麴香腸等,正常攝取沒有問題。
八、教學重點建議:
1.課前作業:將新聞本文影印給學生,並指導運用「5W1H」預先解析新聞——
①WHO—誰出現在這則新聞裡?
②WHAT—發生了什麼事?
③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
④WHERE—在哪裡發生的?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
⑥HOW—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2.課前活動:請學生將家中的健康食品帶來班上於上課時分享,並詢問家人服用健康食品的原因。
3.老師詢問及解釋學生對新聞內容的疑問。
4.請學生展示帶來的健康食品,並向同學說明名稱與用途,及家人服用的原因。
5.老師解釋健康食品與藥品的差別,讓學生了解健康食品非藥物。
6.老師說明營養保健食品標示的意義與重要性
①應在選購與服用時認明產品外包裝上的標示
②解釋外包裝上的衛生署健康食品圖樣標示意義(http://food.doh.gov.tw/chinese/ruler/ruler_2.asp,可從左列的衛生署網站中查詢標示意義,及其他相關法規)
③服用時應閱讀外包裝上標明的建議服用量與其他注意事項
④老師示範從衛生署的食品資訊網查詢經衛生署檢驗核可的健康食品,http://food.doh.gov.tw/chinese/info/info1_1_1.asp,以選購安全有保障的健康食品。
7.老師說明本則新聞事件中強調的重點:保健食品不可取代藥物,但仍需依照指示服用,有時亦須與醫生諮詢之後再服用。
8.延伸活動(媒體素養教學):也可規劃為兩節課,或從媒體素養廣告教學的角度切入探討這個議題。可依下列步驟進行:
在第4個活動之後,老師可播放營養保健食品廣告:
①廣告傳達什麼意義?
②廣告訴求的目的是什麼?
③與本篇新聞內容對照,廣告缺少了什麼資訊?
④對健康食品的消費者來說,需要哪些資訊?
然後帶領學生上網蒐集相關資訊:例如健康食品主要成分的功效或副作用、相關的醫學報導、是否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等。最後讓學生瞭解廣告內容由於需要吸引消費者注意,進而購買,可能隱匿資訊,因此需要自行查證,讓健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