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糖尿病」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師大大傳所研究生毛俞婷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翰林版國小健康與體育四上,第一單元「健康靠自己」,第三課「體重控制有一套」。
康軒版國小健康與體育五下,第三單元「美麗人生」,第四課「為健康把關」。
南一版國小健康與體育六下,第一單元「與健康共舞」,第一課「健康管理」。
五、對應能力指標:
1-2-3 體認健康行為的重要性,並運用做決定的技巧來促進健康。
2-2-2了解營養的需要量是由年齡、性別及身體活動所決定。
7-2-1 表現預防疾病的正向行為與活動,以增進身體的安適。
六、主題:13歲女生得糖尿病不自知,血液油得呈粉紅色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日期:2008-11-14 刊登媒體:中國時報/記者:張翠芬
你能想像嗎?十三歲的小女生因長期嗜吃含糖飲食和高熱量食物,罹患糖尿病而不自知,出現酮酸症送急診,抽血後發現她的三酸甘油脂破萬,為正常值的五百倍以上,血液油得變成粉紅色,醫界昨天在世界糖尿病日前夕呼籲,及早重視兒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問題。
十一月十四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莊立民指出,過去大家以為第二型糖尿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其實,糖尿病已經威脅到下一代的健康,第二型糖尿病的學生中,五成屬於肥胖。
馬偕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任李燕晉表示,最近一位國中女生因為喘不過氣半夜被送急診,經診斷是糖尿病末期引起酮酸症中毒,緊急住進加護病房,身體一五五、體重六十三公斤的她,身材稍胖很愛吃甜食飲料,抽血發現她的血糖高達九百,三酸甘油脂破萬,膽固醇達一千多。
最誇張的是,一般人的血是鮮紅色,她因為血太油,竟然呈現粉紅色。醫院以胰島素、及降血脂藥治療,並要求她減重,住院了十幾天,病情才轉穩出院。
李燕晉提醒,若是有家族病史,加上孩子過胖,有吃多、喝多、尿多的糖尿病三多現象,頸部出現黑棘皮症,平時容易累、經常口乾愛喝飲料,呼出的氣有水果般的發酵異味,須提防是糖尿病引起的酮酸症。
醫師強調,要預防糖尿病,肥胖兒童須先減重,罹患糖尿病的兒童須從減重、飲食、運動做起,必要時須配合藥物治療,否則可能在成年前就會發生嚴重的併發症。
八、教學重點建議:
1、教師於上課前一天請學生查閱糖尿病的相關資料,並攜帶計算機和自己的身高體重資料至課堂。
2、教師詢問學生何謂糖尿病,導因於身體何種器官和功能的失調?若罹患糖尿病會出現何種症狀?
3、教師詢問糖尿病可分為幾種類型(第一型和第二型),並強調第二型糖尿病近年來已有年輕化的趨勢。
4、教師發下新聞或利用投影方式請學生精讀。
5、請學生發表第二型糖尿病年輕化的原因。
6、教師根據學生所發表的內容予以補充(因第二型糖尿病的學生中,五成屬於肥胖)並強調「體重」為可自我檢測的標準之一。
7、教師說明何謂BMI指數,如何測量,其正常範圍為何?
8、請學生拿出計算機,計算自己身體的BMI指數,令學生了解自己的身體質量狀況,供作體重控制的參考。
9、播放糖尿病相關新聞「愛吃芒果鳳梨 小心糖尿病上身」,教師並配合說明均衡飲食和根據體質挑選食物的重要性。
10、請學生分組討論如何預防糖尿病,每組各提出五點上台報告,教師並給予補充和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