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素養教育中,有關於價值判斷,往往來自於組織的利益,因此不同組織,如何有效用「對」的節目吸引「對」的人,是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不過,什麼是對的呢?這與節目製作人如何設定閱聽眾息息相關,電視節目的編排,就像是餐廳的菜單一樣,提供人們滿足,餐廳滿足我們的食慾,節目滿足我們對他者世界的偷窺慾。既然做節目有既定的觀眾,那麼如何排節目自然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這是一個充滿價值判斷的過程,需要我們去認識。

目的:認識編排節目的價值

  電視節目的產品目錄來自於節目表,儘管隨選視訊(MOD)發展、單一族群頻道節目增多,如卡通頻道、幼兒頻道,但目前大家的收視習慣仍存有著使用電視的文化記憶。我們是否認真想過,為什麼我們要將晚間八點,稱為「黃金八點檔」呢?為什麼新聞總是在中午十二點或是晚間七點做播出或是重要的更新呢?為什麼下午四點到六點總是有許多卡通影片、或是兒童節目呢?為什麼晨間七點到八點要推出晨間新聞呢?為什麼週末假期總是有些特別或是系列節目呢?為什麼戲劇節目會考慮用黃金八點檔推出呢?為什麼重播的節目會集中在某幾個時段呢?

  電視台的節目編排,基本上可以說是設計好的。針對電視台的新舊主顧們,能夠透過電視節目,篩選適合他們自己的節目收看。而有趣的是,我們多是看到以星期為單位的節目表,但是這些節目通常不會有太多的調動,除非有些特別的事件發生,插播新聞或其他節目,不然常態性節目是不太會有太多改變的。在理論上,我們對於電視台編排節目表的價值,應有一些基本的認識,除了廣播電視法規之外,電台主要會考慮到的因素,仍是閱聽眾的類型、習慣與電台特色營造,以發展有利的條件與同業競爭。

情境:如果我是節目經理人

  電視台,考量到收視率的穩定與提升,在科技還沒改變人們收視習慣前,抓住人們收視的習慣,通常是傳統節目編排的考量。像是用生活時間來區分時段的價值,凌晨四點至六點用輕音樂或戲劇節目給夜間工作或早起的朋友;早晨六點至九點為上班族或學生準備新聞或教育性的節目等等,這種傳統的節目編排就會以生活時間為考量依據。

  另外一種編排方式,主要是電台政策與目標收視群所決定的。比方說娛樂性質的電台,如channel V,主打年輕人族群,鎖定主要收視眾後,才會再決定節目的安排,如不同年齡層的青少年喜歡的音樂類型,並且選擇主持人、製播相關的節目。對於這種類型電台,其節目編排設計旨在凸顯電視台的特色、吸引專屬的閱聽大眾,在此同時,電台設立宗旨與節目政策也就有更為人所信任,面對同業競爭時,能獲得較穩定的收視率,使得廣告的支持來源更穩定。由上述兩種編排策略可以得知,電視節目的安排策略,往往具有價值判斷,無論是商業還是公共電視,都首重目標閱聽眾的吸引。

  這堂課的教育方式,我們就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經營。首先,老師先從報紙雜誌中,剪下個頻道的節目表,然後利用剪刀,將這些節目與節目簡介一塊塊從整各版面卸除下來。再來,則要求參與者成立一個電視頻道,賦予它一個名字,並且討論它存在的宗旨、意義與目標觀眾,以理念化的方式,賦予其類型電視台的假想。最後,要求參與者們,針對自己電視台的特色選擇各類節目,安排到自己的電視台區塊中。為了求分享與展示的效果,所有的同學必須在黑板或是大張壁報紙上,寫上自己的節目時段與內容,好相互做個比較。

看節目看門道 當個聰明閱聽人
 
  當參與的學生都做完上述的動作後,那麼我們就得邀請這些電視台的節目經理人或是設計人出來說明編排理念,而老師則充當電視台的董事長,聆聽這些經理人的節目設計是否符合宗旨、接近理想,並且為電視台帶來龐大的收益。在聆聽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適時地發問,討論他們支持某種節目安排置入時段的各種問題,以增加互動性。通過各組發表後,我們可以開始進行以下討論:

1.我認為一個電視台編排節目時考量的要素?在此項討論中,主要的焦點可以放在閱聽眾的社會屬性分析,如性別、年齡、教育、婚姻、經濟、宗教、種族或是居住地方等等,都可以是討論的一部分。配合傳統的生活時間,做交叉式的提問與討論,將使得節目編排的隱性思維做揭露。

2.我認為類型電台存在的社會意涵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主要是引導參與者思考商業環境與同業競爭的問題,特別是現在大眾媒體與新媒體因科技發展湧現,節目編排與設計充滿了競爭的味道,而這種考慮競爭而引現的價值觀,往往與社會階層化後的類型有關,類型電台某種程度上,跟著分眾市場細緻化的商業思維而存在。

3. 電視時段,是否符合我的生活時間,還是創造了我的生活時間?這是一個自我與媒體關係反思的一種問題。因為在發表過程中,已經以節目經理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想必也經歷了時段意義設定的過程,這個問題,有點是將角色移轉,反思過去無電視時,這些生活時間都在從事哪些活動,但卻已被電視占據,而對這樣的選擇時的各項考慮,有所省思。

收視率掛帥 節目品質再說囉

  電視節目不像是廣播一般,它需要占據的是每個閱聽眾的眼耳,這也讓每個人只能在一個時間收看一個節目,對於許多不同時段工作的人而言,只有閒暇時刻才能觀之,將其做為一種娛樂活動。而電視節目要占據的就是那工作人的閒暇,抓對這些人的口味,養得大大的、讓收視變得像吃飯一樣自然、簡單。

  每個節目表的安排,都是人為設計的產物,充滿價值判斷,但價值依據何來,此乃本文之焦點!對於節目經理人而言,排上每個節目就像是敲一次鑼,叫喊著「看倌們!好戲上場囉!」,而每次排上的節目,都等待著好的收視率以及豐盈的廣告費用,排對了的節目,對於節目經理人來說,就像是做了門好生意,穩賺不賠,排錯了的節目,寧可早早換下,也不要賠了夫人(時段)又折兵(損失廣告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