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國反越戰聲浪高漲,美國參議員Gaylord Nelson提議發動草根運動,以全國性的環境抗爭為名,企圖動搖美國當時的政治立場並促使環境議題進入美國重要議程。1970年4月22日發起的第一場環境運動,吸引了兩千萬美國人走上街頭。此後即將每年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環境運動之一。
1970年的環境運動訴求健康和永續的環境,不僅讓人們找到共享價值,更重要的是催生了現代環保運動的發展,以及促成了美國環保署的成立,國會並通過了乾淨空氣,乾淨水與瀕臨絕種物種法案。這年環境運動的成功讓運動組織者Denis Hayes被稱為地球日之父。
1990年世界地球日開始向世界擴展,組織代表致函給中國、美國、英國與聯合國秘書長,呼籲各國重視環境議題,並採取行動扭轉環境惡化的趨勢。最後此行動獲得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141個國家與全球兩億人的參與。並為1992年在里約舉行的聯合國地球高峰會鋪路。
2000年,運動藉由網路進行全球串連,吸引了184國與上億的人參與當年的世界地球日活動。目前世界地球日關心的議題是全球暖化和使用乾淨能源。為了響應年底於哥本哈根舉行的全球氣候大會,國際環保組織將2009到2010年世界地球日主題定為『THE GREEN GENERATION綠色世代』,提倡再生能源、個人的環境承諾與綠色經濟產業。(黃嬿整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