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SO來了!討論攝影、真實與KUSO」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林佳儀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藝術與人文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翰林/國中一年級下學期/人間心曲:小人物大故事

五、對應能力指標:

1-4-1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
1-4-2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六、主題:攝影.真實.KUSO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

  城管來了! 陸網友惡搞《清明上河圖》 街上人潮跑光光(可連結) 東森新聞記者李怡靜、黃友錡  2009/04/10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擅長發揮創意來冷嘲熱諷時政的大陸網友又有新作了!他們將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上熙來攘往的人潮修修光光,只剩下冷清的街道和打砸後的滿地垃圾,說這叫《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

  《清明上河圖》是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內容紀錄了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但是大陸網友搞Kuso,將圖大筆一修,街上的人全都跑光光,只剩一些打砸後的垃圾。網友說這叫《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方圓10里內寸草不生,不留活口,還要讀者們別上網了,趕快逃命,因為城管來囉!

  原版《清明上河圖》,網友搞笑下註解。(圖/摘自網路)

  山寨版《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網友將滿街人潮修光光。(圖/摘自網路)

  不過,什麼是城管?原來他們是負責取締違規佔用道路的攤販或違建,但部分城管執法不當,因此常常引爆衝突。去年9月,江蘇省南京市的民眾不滿廣告燈箱被城管沒收,乾脆貼上「市容與狗不得入內」的標語,而這市容指的就是城管。

  前年河南省鄭州市一名女大學生在擺路邊攤,結果遭到城管毆打,引發千人暴動,讓許多大陸民眾對城管恨得牙癢癢的,現在只能藉著這幅「山寨版」清明上河圖無奈的嘲諷一番。

  網友惡搞《清明上河圖》:城管來了 

  惡搞清明上河圖:城管來商販逃(圖)  日期:2009-04-10 作者: 來源:天府早報

  

  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原圖裡街上的人物和商販全部不見了
   
  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它描繪了12世紀北宋首都汴京水陸運輸和市面繁忙的景象,生動記錄下中國12世紀的城市生活面貌。昨(8)日,貓撲大雜燴上出現一則帖子《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上傳的一張PS過的《清明上河圖》片段中,原圖裡街上的人物和商販全部不見,只留下建築物和滿地淩亂,這一景況被網友稱為城管來了。

《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

  發帖人署名 “好一個俊俏男子”,他先上傳了一張《清明上河圖》的局部圖,這是為大家所熟悉的畫面,帖文描述了這讓人感歎的 “好一座繁花似錦的城池”:一座大橋中間的人行道上,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轎的,有騎馬的,有挑擔的,有趕毛驢運貨的,有推獨輪車的……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接著,“忽聞人驚呼:‘城市管理者來了’,頓時馬驚人慌,只見驟然飛急水,忽地起洪波……城垣盡倒,商鋪皆休……數年後,城市管理者系統成立十周年成就展在博物館開幕。展區正中懸掛一巨幅清明上河圖,城垣依舊,只人煙不再,有上書曰:汴京城市管理者模範城!”隨後,發帖人上傳了 “博物館展區掛的那幅清明上河圖”——經過PS後,橋還是那座橋,河還是那條河,房子也還是那些幢房子,只是畫面街上的人物全部都被PS掉,街上盡是散落著的零碎物,還有被打翻的籮篼和籃子。這張PS過的圖片被網友稱為 《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

網友驚呼:寫實形象

  記者搜索後發現,這一則圖文帖在4月6日前後就已出現,被網友轉至各大論壇和博客網站。帖子最先由誰發出,圖片是誰做的修改無法尋找。在某論壇上,有網友說,經過對比,這個“城管來了”的《清明上河圖》局部是截取仿本,並非由北宋張擇端所畫,而是由清朝乾隆年間清宮畫院的5位畫家集體所作,主要記錄清朝的風土人情。

  不過網友並不在意這個,在眾多網友看來,這幅PS圖實在出乎想像,不少人給予“太牛了”的驚呼,“城市管理者早誕生幾百年,就沒有清明上河圖了”。某論壇署名為“亂序”的網友認為很“寫實”,還有網友稱其“形象形象。 ”

城管人員:觸動很大

  近年來,網路上經常出現類似惡搞城管的帖子。在百度知道裡,網友對“城管”的解釋多為負面,並舉例句:你也太城管了。

  昨日,記者採訪了成都市某區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看到網路上熱傳的這一幅圖後,“作為業內人士,觸動很大。”她告訴記者,在她看來,這一幅《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背後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可以促進他們反思一下,在工作過程中有哪些欠缺的地方。也可以對以後的工作有所改進,比如服務理念、隊伍形象方面。 “怎麼樣可以既規範管理,處理方式又要老百姓可以接受?要找到這樣一個契合點。 ”

“城管來了”帶來了新的民意表達途徑

  城管打人已經不算是新聞,城管打死人也不再是新聞。城管與小販的矛盾似乎已經變的不可調和,更何況城管還準備和員警聯手。

  對城管的討伐之聲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暴力執法事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只是每次的暴力執法事件都會有著不同的情節。各地都在淨化城管形象,各種聲音也在討論誰之過,誰之責。

  我們一直譴責,我們表達憤怒,可是於事無補。無奈之餘,一種新的民意表達方式開始出現,那就是“調侃”。網路上“城管”作為名詞被解釋成專門欺壓租不起商鋪、辦不起執照商販以及其他弱勢群體的黑社會組織,作為形容詞的解釋是殘暴、血腥、恐怖,作為動詞等同於打、砸、搶。除此之外,網路上還流傳著很多關於城管的笑話,曰“你太城管了”,生動幽默的諷刺著城管執法。

  “城管來了”這兩幅畫帶來了新的民意表達途徑。這兩幅圖片之所以能造成如此的轟動效應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它借用的是盡人皆知的“清明上河圖”,它本意說明汴京小攤小販流行,經濟繁華的景象,試想當年如果有城管,一切就蕩然無存,歷史的強烈反差激起人的共鳴;其次,它寓意含蓄、深刻,沒有語言描述,完全靠心領神會,但是只要對城管有瞭解的人,一切盡在不言中,任何的譴責和憤怒都比不上無言的對抗;第三,“城管來了”可以當做小販看到城管時本能的喊聲,簡單四個字就能讓小販們瞬間消失,凸顯城管暴力執法對小販們的威懾力。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譴責也無法解決問題;打累了,罵累了,用一種“調侃”的方式表達想法或許可以更好的增進溝通,會心一笑解千愁。

快評:城管有點悶

  城管格記蠻悶格。有人PS《清明上河圖》,一句“城管來了”,畫裡廂的小商小販通通逃遙得無影無蹤。網友大贊“太有菜了”。

  想想看,迭張名畫講的是北宋京城汴梁的事體。伊格辰光,經濟繁華,車水馬龍,好一片和諧光景。好在沒有城管這一角色,那時候級別最低的公務員是縣衙役,好壞算公務員,有工資有獎金,溫飽解決,犯不著急吼拉吼趕攤販吃罰款。 800多年後,網友幫城管穿越了一下下,去京城集貿市場兜一圈,結果搞得雞飛狗跳,滿城狼籍,不亦悲乎!

  關於城管的笑話勿要太多,“做人不要太城管”,暴力執法,強拆,甚至打死人的事件行情行勢。其實,城管的出生就註定了伊拉是一個尷尬群體,不屬於公安,不屬於環保,又不屬於街道,又統統有點搭界。穿的是制服,拿的鈔票相當一部分自籌,招的人七歪八起,管理的又是社會最低層的販夫走卒。城管基本上屬於社會管理體制的最末一端,當前不成熟的管理模式下伊拉有生存的道理,這也決定了伊拉經常被嘲弄的命運。

  城管格記被嘲得蠻結棍的,但是也讓不少人覺得蠻舒心的。好在現在京津滬渝各大城市城管已經規範很多,有些小地方的城管拉虎皮扯大旗,但一旦執法出格,越來越容易被打成落水狗。讓大家笑一笑,城管就悶一記吧。 (曹秉)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老師先蒐集「城管(城市管理)」的相關資料,瞭解何謂城管、城管的功能,如此可先瞭解此創作的背景。(可參考「九、其他教材」)

2.同時,也需要先瞭解「清明上河圖」的意義。(可參考「九、其他教材」)

3.另外,需瞭解Photoshop等影像編輯軟體的基本功能,如去掉背景、影像與圖層合成、影像裁剪與刪除等。

4.將學生分組,一組5-6人,依組別坐在一起。

5.瞭解KUSO的意義,並準備其他KUSO圖片,於課程中使用。(可參考「九、其他教材」)

6.最後,將本文兩幅圖「清明上河圖」、「城管來了」,與蒐集到的KUSO圖片,列印城講義(一組一份),供上課時使用。

上課

1.首先於黑板展示清明上河圖,也請各組仔細看手上的圖片,說明清明上河圖表達的意涵。

2.接著於黑板展示網友修改的「城管來了」版本,將兩幅圖並陳,也請學生仔細比較兩幅圖的不同:

(1)抽兩組派代表發言:哪裡有修改過?
(2)猜猜這個版本企圖傳達什麼意義?
(3)用什麼技術修改的?
(4)是否能分辨,哪一幅畫是歷史流傳的原版畫或現代修改的版本?為什麼?用什麼線索分辨?
(5)圖片可以改造,那麼照片可以改造嗎?
(6)當圖片難以分辨真偽、原作與改作的時候,對於講求真實性的新聞來說,月聽人應如何面對?

3.老師說明「城管來了」版本,是用Photo Shop修改(亦即文中的”PS”),將原本熱鬧的市集與人群修掉了。當然擁有熙嚷人群的是原畫,但若沒接觸過圓畫,也很難短時間內分辨出原畫與仿畫,原因在於現代科技的精良與低接近門檻,但也早成了照片、圖片難以分辨真偽的問題與困擾。

  因此,當面對講求真實性的媒體,如新聞與紀錄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擷取相關資訊,從多元觀點與資訊管道來理解同一事件,可避免受到照片真偽的影響。

4.在此,老師可展示Photo Shop的功能,或口頭作說明,讓學生瞭解運用了哪些修圖技術。

5.接著向學生說明「城管來了」版本的含意,將署名 好一個俊俏男子的發言念給學生聽,並說明作者主要構想表達,目前大陸各城市居民,對於城市管理者部份執法失當的不滿。換句話說,因為關心社會事務,而運用身邊熟悉的媒體來進行創作,只是發揮一點創意巧思,就可以創作出廣泛引起迴響與共鳴的作品。而這裡的關鍵就在於:以社會事務為關心對象,由於是大家熟悉的議題,因此容易引發共鳴與討論,也更能產生「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樂趣!

6.接下來,看講義中其他的圖片,一組選擇一個圖進行討論,並派代表發言:

(1)有看過原版的電影海報嗎?看過原版電影嗎?電影故事主要在講什麼?
(2)改版的海報,企圖表達什麼?
(3)這幾組圖片,有什麼共通的特色?
(4)有沒有聽過KUSO?說說看KUSO是什麼,還有沒有見過其他KUSO圖片?
(5)跟之前討論的「城管來了」改版「清明上河圖」,有什麼異同之處?

7.老師說明這幾組圖片的共通特色就是「改造」海報,在不改變原有媒體形式的前提下(如海報的設計樣式、MV或電影的表現形式),置換其中的元素來傳達自己的想法,這也是近年來流行的KUSO惡搞文化。在此介紹KUSO的定義(參考「九、其他教材」),並解釋惡搞包含了單純惡搞(可能為了好笑、無聊),或在惡搞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如同「城管來了」作品一般,而講義中的圖片多為表達對目前政治的不滿,而如果這幾組圖片,全班皆可很快解讀出一致的含意,表示這是大家所熟悉的事件,因此很快地引起共鳴。

8.生活周遭的公共事務都可以是惡搞的創意來源(如對速食廣告、酒類廣告的不滿,參見「九、其他教材」),只要想表達,就可以向「城管來了」一樣,用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方式發聲,加上網路如此平民化的媒體,就可以輕鬆的向網友們展現自己的創意與想法。

9.其他教學建議:

(1)可繼續請各組學生以生活事務為題材,進行KUSO創作,依照時間限制,可簡單口述,也可實際進行創作。可作為評量依據。
(2)建議在「攝影比賽照片造假事件」的教案之後進行,也可單獨進行。
(3)本教案建議可拆成兩堂課,第1-4點以「攝影與真實」為主題,討論圖片與照片的造假問題,及建議解決方法。第5-8點則以「KUSO」為主題,說明可以正面看待修圖技術,發揮巧思、善用媒體來關懷社會與發聲。
(4)若教室裡有投影機,可實際示範操作影像編輯軟體;或搜尋網路上的影像編輯軟體教學介紹,展示給學生看。
(5)可將教學討論範圍延伸到動態影片的特效、合成技術與KUSO,以學生熟悉的文本作為討論素材。

九、其他教材:

城市管理

城管執法失當相關資料

清明上河圖介紹

(以上資料來源: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9%A6%96%E9%A1%B5&variant=zh-tw

清明上河圖 故宮數位典藏(圖片可隨滑鼠移動、點選看動畫)

KUSO介紹

KUSO一辭源自於日本,名詞解釋為「排泄物」,感歎詞的用法則有罵人、輕視之意,如即指「扯淡、狗屁」(註一),此外也有「爛」與「可惡」之意。在日本電玩界,因為電玩遊戲市場蓬勃、種類眾多,有時會出現爛到令玩家無法想像的遊戲,而使玩家好奇於他的「爛」之餘,甚至為他創造新遊戲,擴大討論並廣為流傳。自此KUSO就具有「惡搞」的意思,而通常都是表面看來正經八百,實際內容卻無厘頭、惡整的意味。網路閱聽人依自身的詮釋去挪用大眾文本的意義,將原文本拆解、組合為KUSO文本,以文字、靜態圖片、動態影音檔案影等形式,發布於網路空間,身兼解碼者與製碼者雙重角色。而其他網友以推文(註二)、轉錄、轉寄的形式表達各自的見解、批評或認同,並從中得到樂趣。發展至今,取材範圍更趨廣泛,許多是從電子媒介文本而來,例如前述在網友間造成廣大迴響的【CD-Pro2系列】;更多是改編自MTV、廣告、電視劇等。而內容部份,多為模仿式的改編,如原版是國外文本時,KUSO方式則為模仿原情節再套入本土人物、商品或生活情境。例如將行銷全球的荷蘭海尼根啤酒廣告,改編成以台灣大學校園為背景,產品則改為相當具有台灣本土味道、且為台灣維力食品公司出品的「一度贊」泡麵。KUSO改編的目的多為「惡搞」,有時為了「反」原版文本,有時則為了純粹創意的發揮。呈現形式多為詼諧、搞笑,以自娛娛人為宗旨,有單純的文字型式,也有動、靜態影像與聲音。
(資料來源:羅紓筠、林佳儀,〈我KUSO,故我在:從台灣網路KUSO現象探討閱聽人主體性〉,2004)

KUSO圖片(資料來源:網路)

說明:如上文,KUSO為惡搞,包含純粹惡搞,及對於現狀不滿的惡搞,而沿用原本媒體內容的形式來進行創作、仿作與改作,例如改變電影海報中的元素,但沿用海報的格局與表現方式。以下圖片多為表達對政治不滿的惡搞,老師可以簡述政治事件,讓學生發表對作品的看法。

KUSO海報

KUSO廣告

以下資料來源:ADBUSTERS網站

原圖                                        改圖

對速食業的抗議

註一:參考自《詳解日漢辭典(修訂新版)》,大新書局,2003,台北;《新時代日漢辭典》,大新書局,2004,台北

註二:「推文」為BBS站上即時推薦文章、表達意見的一種方式。受歡迎之文章有可能達到上百人次的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