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跟我這樣做!」啪踏啪踏踏,
「我會跟你這樣做!」啪踏啪踏踏!
接著,「古亭讀報記事本」法律劇場好戲開鑼!
走進古亭國小讀報實驗五年五班,每六人一組圍繞教室,翁凱婷老師先以一連串的帶唱活動,炒熱氣氛,小朋友們以輕鬆的心情進入讀報教育課程。接下來,並非傳統的「教學」,由報紙時事而來的「讀報法律劇場」盛大上演,今日的主題是「當兵」與「家庭」,同學們的打扮反串,為戲劇平添趣味。而每人手中拿到一張問題表,問題包括「如果你的家人要去當兵,你的感觸是什麼?」、「如果可以選擇,你會願意去當兵嗎?為什麼」、「女生應不應該盡服兵役的義務呢?為什麼」、「我國還規定人民有哪些義務,你覺得合理嗎?」。透過以上問題,引導小朋友由家庭、個人、性別與國家法律觀點,思考兵役問題,並發表看法。
這是翁凱婷老師獨特的教學法,重視教育情境的營造,透過親身參與的方法,來引領孩子思考,如請孩子單腳站在課桌上,並讓孩子間互相扶持,體驗「高處不勝寒」,並引伸出與人合作的道理。翁凱婷老師認為,讀報是一種品格教育,由於本身為主修法律,在進行讀報教育時,會自然而然地加入法律知識的學習,以簡單的方式帶領孩子瞭解法律條文,結合法律與生活,翁老師說,有同學就表現在生活上了,並舉孩子間互相推擠的事件為例:
A同學對B同學:「你犯了傷害罪!」
翁老師:「要看他有沒有犯意哦。」
A同學對B同學:「那你是故意的嗎?」
除了閱讀、寫作練習,鼓勵投稿外,也有由同學自行編寫的「少年法律專刊」,以及讀報心得,貼在教室的佈告欄、窗戶上等「讀報角」,與全班甚至全校分享,並可放置當日或過期報紙。也有小朋友繪畫的成語猜謎作品,展現無限創意。「讀報創意屋」讓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愛的學習方式,如佳句、修辭、句型等,輔以剪報與創作。「讀報桌曆」則讓孩子自由選擇主題,剪報創造屬於自己的日曆。【註】
同儕分享支持 種子教師持續動力
此外,翁凱婷老師也讓同學剪下報紙,帶回家與父母親共讀。父母親對讀報教育的實施,迴響熱烈,有家長在回饋表上寫道:「經過讀報的訓練,小朋友拓廣了視野,也學會了分享與整理,真的是很珍貴的經驗,謝謝老師教導小朋友從各個角度思索每一件事情。」
翁老師在訪視過程中表示,同儕一同分享與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種子教師才能有動力持續推行。參與訪查的卓越新聞獎董事長陳世敏指出,這樣的關鍵在於,學校要塑造讀報教育的風氣,如此種子教師也不會覺得獨力難當,無論是氛圍的建立或教師的參與,都需要時間。
古亭國小在教育局讀報種子計畫之前,在校長自行募款下讓全校每班都有一份報紙。去年度則由家長會提供經費,每年級每日兩報互相傳閱使用。加入台北市教育局之計畫,則讓每份報紙獲得最充分的利用,累積的報紙便提供一、二年級區設置「閱報區」,最後的報紙,則作為藝術作品的素材。此外,全校性的讀報活動,還有每日以國語日報版面有獎徵答的「小博士信箱」,「古亭新聞台」則於朝會時讓兒童以國、台、客、英四種語言進行一分鐘新聞播報,學校圖書室更由設備組自台北市立圖書館借出圖書,豐富閱讀室,以及讀報教育資源網的設置等,豐富讀報教育的設計,表現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註】古亭國小讀報教育實驗班,五年五班的網頁,可參考下列網址,欣賞更多讀報實踐經驗:http://css000000062181.tw.class.urlifelin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