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國際諮詢委員會,將二次大戰歐洲猶太人受迫害實錄的《安妮日記》、古北韓醫學巨著《東醫寶鑑》、一二一五年英國大憲章等35份珍貴歷史文件納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而韓國至今已有七件世界記憶遺產,是亞洲國家之冠,中國與澳洲各五件居次。

  在今年入榜的35份文獻中,較受到矚目的是《安妮日記》、《東醫寶鑑》以及英國大憲章。《安妮日記》作者是一名12歲的猶太裔女孩,於二次大戰期間為躲避納粹迫害,與家人躲在荷蘭家中閣樓兩年的生活紀錄,她的日記成為全世界最多人閱讀的前十大書籍,也成了納粹大屠殺重要之歷史印記。

  《東醫寶鑑》凸顯出東亞醫學進化歷程,國際諮詢委員會認為其中傳達的預防醫學和公共健康照顧,在19世紀前幾乎是空前的概念。英國大憲章入榜是因國際諮詢委員會認為其是英國歷史上獲得自由、法律和民主的重要里程碑,並對全世界文明社會追求的普世價值─人權,產生深遠的影響。

  其餘入榜者包括泰國五世國王朱拉隆功的改革檔案,柬埔寨杜斯蘭監獄大屠殺紀念館收藏的文獻,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保留的巴人難民圖片與影像資料,巴拉圭史托斯納爾將軍三十五年獨裁統治期間警察迫害的《恐怖檔案》,一九一九至一九四六年國際聯盟檔案,以及十九世紀販賣黑奴檔案《英屬加勒比海奴隸登記名冊》等。

  今年入榜者沒有中國文獻,而過去中國名列世界記憶遺產的文獻則有清代頤和園重建工程的樣式雷圖檔、代表中國科舉制度的「清代大金榜」、納西東巴古籍、清代秘書處記載《西方文化在中國的滲透》和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等。

參考資料:

大紀元

中國園林

2009年世界記憶遺產入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