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矢竹秀行﹝立命館大學研究所﹞於大阪某公立小學的課堂中﹝2005年10月11日與17日的第五、六節﹞,以互動方式與23名國小六年級生,一同探討隱含於動漫卡通下的媒體意識,此文將以實際討論的授課情形為基底,針對兒童教育的媒體識讀發表見解。
根據2005年9月23日播出的「Keroro軍曹【註一】」﹝東京電視台﹞節目中的商業廣告為研究主題,筆者邀請六年級生的小朋友們一同觀察其廣告內容、時間長度、登場人物,針對以上要素,共同討論、分析。
為了解小朋友們平日習慣收看何種類型的卡通節目,作者曾於事前實行問卷調查、並請小朋友們寫下一個禮拜的電視收看習慣,紀錄將其節目名稱、電視頻道、播放時間等。﹝參考:Study Guide 媒體識讀 性別篇 LIBERTE出版社 2003,120-125頁﹞
這項事前調查有助於了解小朋友們收看卡通的習慣,如果挑選了一個對於小朋友們而言相當生疏的節目將造成討論不夠具體。藉由問卷調查與電視收看習慣中得出,「Keroro軍曹」是個普遍咸宜的卡通節目,筆者欲藉由此主題向小朋友提示─我們正無時無刻處於一個媒體塑造的場域,並希望藉由此契機啟發小朋友們對於媒體識讀的敏感度,進而窺透隱含於媒體的符號。
卡通商業廣告 置入劇情發送
在課堂中先將討論重點,置於大眾傳媒與生活的切身性,它如影隨行地伴隨我們成長、每天究竟花費了多少時間收看電視、電視對我們造成何種思想建構、而卡通節目是如何將兒童當做主要的視聽族群。討論活動分為兩個部份,一則為個人作業,請每位小朋友針對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寫下「電視收看日記」;再依寫下的電視節目區分成不同組別,小組討論後各推派一名代表向全班發表觀察心得。﹝參考:新版 Study Guide 媒體識讀 入門篇 LIBERTE出版社 2004,44-45頁﹞
在11日的課堂討論中,平常看似安靜的小朋友們出乎意料活潑地參與討論,積極發表自己喜愛的節目與喜愛原因,男孩除了卡通外,接者最常收看的節目大多為綜藝節目,而女孩則以日劇為主。此次討論著重於提示大眾傳媒與生活的切身性,讓小朋友察覺自己一天到底花了多少時間收看這個黑色箱子。而從平常收看的節目中,進階探討節目中的商業廣告扮演了何種角色,則為下次﹝17日﹞的討論重點。
以11日的課堂討論為根據,我們挑選了「Keroro軍曹」節目為研究對象,希望小朋友們能注意到以下四點:﹝1﹞商業廣告的存在﹝2﹞卡通人物試圖販賣商品﹝3﹞兒童為目標族群﹝4﹞收看電視的意義。
先請小朋友們從頭到尾好好觀看完整廣告,再依著廣告的運鏡一一寫下筆記﹝節目中共有幾支廣告、登場人物為誰等﹞,並挑選其中三支廣告進行分析。請小朋友們將卡通人物在廣告中的行為與台詞做下筆記、討論,經由這些作業,我們聽見了小朋友這樣的發言:「在卡通人物的宣傳下讓收看的兒童越來越想購買」、「對於廣告內容的意圖越來越清楚了」,小朋友們認識到了─在商業廣告中,卡通人物成為推銷商品的有力宣傳角色,而被設為目標購買對象則是自己與同年齡層兒童。這次的討論成果相當顯著,甚至這些小學六年級生的小朋友們,已經有人知道何為贊助商了。
結合生活經驗 媒體識讀效果佳
回顧起整個課程規劃與實際授課情形中,仍有些許失誤值得反省,首先在時間的分配上略顯不妥,活潑的討論與發表佔去了大多時間,若要將全部的既有預定一次完成略顯困難,同時也需注意丟出問題時小朋友的反應,此外,也有小朋友認為只要觀看電視的時間短於其他同學,就代表著自身比較優秀,總括言之,媒體識讀應該多強調生活經驗的感受性,並非如同其他學科,光用考試、量化等手段即可明顯得出效果的。
另外,雖然此次的討論主題為卡通節目,但不同的節目類型都有著不同的目標族群與暗示意涵,其他種類的新聞、日劇、綜合節目等也非常適用為另個研究對象。最後,果然正因媒體識讀是一門不分校內校外、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持續學習的科目,今後該如何替兒童建構一個良好的媒體識讀起點,應該是個相當迫切的問題。(記者劉盈慧摘譯)
備註:
【註一】Keroro軍曹─作者為吉崎觀音,從1999年《少年Ace》連載至今,是一部輕鬆逗趣的喜劇漫畫,內容描述Keroro軍曹這名隸屬於伽瑪星雲第58號行星的宇宙侵略軍特殊先鋒部隊隊長,為了拓展銀河內的新殖民地,他帶著他的外星人伙伴遠赴地球,暗中進行著侵略計劃,沒想到卻意外地和人類成為好朋友…,可愛的畫風與無厘頭的劇情發展深受兒童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