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合年級、科目:中、高年級學童皆適合,可與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結合。

2.戲所需準備的材料:最近一週的報紙。

3.活動簡介與目標:

在報紙中找尋與運動賽事相關的新聞,從中發現不同新聞版面的新聞特質,並認識不同運動、學習運動精神,還可練習掌握閱讀重點的技巧。

4.活動步驟:

活動開始

1.首先帶孩子翻閱、尋找報紙中的運動新聞。以國內、外由政府或民間組織舉辦的運動賽事為主,如球賽、馬拉松比賽。

2.將每個版面中找到的運動新聞重點記錄下來,如下所示(可每個版面寫下該版面新聞的共同特質與內容重點):

報紙名稱
新聞版面
國家
運動種類
賽事名稱
新聞重點
(例:聯合報)
(例:國內要聞)
(例:台灣)
(例:棒球)
(例:中華職棒)
(例:職棒球員打假球)
(例:中國時報)
(例:運動)
(例:美國)
(例:棒球)
(例:美國職棒)
(例:職棒球員共同努力獲得冠軍)
(例:中國時報)
(例:北部都會)
(例:台灣)
(例:棒球)
(例:青少棒比賽)
(例:北市新增兩個棒球隊,及全省其他國中小棒球隊現況)
(例:聯合報)
(例:社論)
(例:台灣)
(例:棒球)
(例:中華職棒)
(例:讓職棒重新開始的方法)

活動討論

從上述的過程,可以發現:

(1)在不同版面的運動新聞,由於版面的特性,其新聞重點也不同。以中華職棒打假球事件來看,主要出現在國內要聞、政經版;而運動版仍以正規賽事為主,強調公平競爭的運動精神(打假球事件之前,中華職棒賽事也多在運動版面中報導)。各地方新聞版面,則報導該區域的運動發展狀況。社論版也偶見運動話題,尤其當目前職棒打假球事件正受到社會熱切關注時;然而也可明顯看出,「社論版」為各人意見抒發。

(2)可以認識國內外多種運動賽事,包括棒球、籃球、排球、網球等球類運動,以及單車、賽車等車類競技運動,還有大型運動比賽,如全運會。

(3)從中也可觀察到,一般運動新聞多強調運動員的努力過程、贏得比賽的關鍵能力、影響比賽勝負的原因,及運動員自評(或教練等人之他評)需要再補強的能力。換句話說,運動比賽多重視運動精神,包括個人能力的淬練、不怕輸更不屈不撓面對困境的決心與毅力、團體合作的精神、盡力贏得比賽的榮耀等;即使出現如「打假球事件」的運動負面新聞,其相關新聞文字與圖片對該事件相關人士的呈現,明顯係對於不遵守運動規則的運動員之懲罰,更同時對照出運動員應有的正面態度與價值。

延申活動

還可觀察以上新聞中的新聞照片拍攝方式,發現觀察重點將影響拍攝焦點、拍攝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