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霸凌(Beatbullying)」組織Cyber Mentors於今年1月14日推出一隻公益廣告,內容描述一位遭霸凌的年輕小女孩正用針線縫住自己的嘴巴,這個公益廣告採用示現法的創意行徑,卻遭到英國電視廣告管理局禁播。
撤銷這支廣告的審查單位Clearcast解釋,撤銷這隻公益廣告的原因在於廣告中有一個片段,一位女孩正用針線縫住自己的嘴巴,雖然是很明確地象徵遭到霸凌的學生通常害怕向別人揭露自己被霸凌的事實,因而選擇用沉默的方式獨自面對。但其拍片手法過於爭議,雖然廣告運用隱喻的手法象徵模擬被害者的心境,但經我們單位審查認定,該廣告可能對電視觀眾造成無謂的心理困擾。
這隻公益廣告主要是紀念去世滿周年的梅根‧吉蓮(Megan Gillan),她往生時年僅15歲,是一位長期遭到霸凌的受害者,最後因身心不堪負荷,選擇服下過量的止痛藥結束自己的生命。
反霸凌慈善團體希望這則廣告能夠順利播出,並且能吸引同儕以及支持這項行動的善心人士加入協會網站,共同響應支持反霸凌行動。
最近有項研究針對這個網站的留言內容進行分析,發現該網站有2/3的議題是有關心理衛生的討論,例如憂鬱症。該研究更進一步分析留言內容發現,竟有7%以上的留言者表示曾經有自殘的經驗。
反霸凌協會執行長愛瑪珍‧克羅斯(Emma-Jane Cross)說:「對於這隻廣告我們相當自豪,藉由這隻廣告可以使我們停下來、想一想霸凌對這些受害者的身心衝擊。但我們對Clearcast相當失望,竟然硬生生禁播這隻反霸凌電視廣告。」
Clearcast廣告複本組經理艾莉絲‧雪莉(Alice Shelley)表示,當初反霸凌團體所送到這邊進行編審的廣告腳本是未通過的沒錯,但是他們完整版的廣告腳本還未提交到這裡來,不代表完整版的廣告會遭到禁播。
艾莉斯又提道,廣告經常想要訴求的觀眾心理衝擊,但往往會觸犯我們所關切、規範的禁域,這兩者之間的取捨僅一線之隔,過猶不及,如何在創意與規範之間取得平衡點確實值得深究。
「但是禁播這個決定,是我們在看過他們所送過來的廣告腳本後所下的。我們尚未看到完整版廣告,也許最終我們會採納他們的完整版的廣告也說不定,同意他們在電視上播出這則完整版的反霸凌廣告。」(記者蕭裕民翻譯)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