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國小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120分鐘

三、結合領域:藝術與人文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三上,第一單元「超級大玩家」。

2.翰林版國小生活二下,第六單元「夏天的生活」。(涼快的方法)

3.自編教材

五、對應能力指標:

1-2-1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
2-2-7互相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得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

六、主題:四色牌做的!桌椅能坐、高跟鞋能穿(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更新日期:2010/04/05 19:29 TVBS魏嘉良

  老人家玩的四色牌,竟然能夠編織成各式各樣的藝品,您看過嗎?雲林北港一處社區,從各村里回收四色牌,摺成長條後,再以白膠層層疊疊黏貼,做出大人也能坐的桌椅,還有木屐、高跟鞋,不只可以當擺飾,也可以拿來坐、拿來穿,化腐朽為神奇。

  四色牌撒滿桌面,這群社區民眾坐下來,不是要打牌,他們一張接一張折疊,要疊成長條狀。好收社區民眾:「我們這裡好像加工廠耶。」

  就算被說是加工廠,社區民眾還是做得很開心,四色牌分成橘色、黃色、綠色和白色,誰能想到薄薄一張牌,層層堆疊結果,可以變成石磨,也可以變成筆筒,甚至是桌椅。

  好收社區民眾:「這個桌子我有大約算過,用了11萬支的紙牌。」記者:「11萬支?」好收社區民眾:「對,這張椅子是2萬5千支。」

  紙做的桌椅,超堅固,大男生坐上去,也不怕垮掉,愛漂亮的社區婦女,更發揮巧思,做出木屐和高跟鞋;別懷疑,包括鞋底和鞋跟,都是四色紙做的。好收社區民眾:「這大概3、4個小時,就能做好一雙。」

  雲林北港好收社區,從2年前推動社區營造,理事長看到老人家玩四色牌,玩完就丟,覺得太浪費,義務帶著大家回收四色牌,折成工藝品,回收的菸盒,也能折成小雨傘,四色牌在這個社區裡,不是賭博,而是全民運動。

八、教學活動簡述:

課前準備:

1.鞋類圖片收集。

2.請學生思考:不同種類的鞋型所代表的功能性。

上課

1.介紹赤腳國王的故事與ppt製作

赤腳國王故事大綱:故事中的赤腳國王本來居住皇宮,皇宮中地板舖設有地毯,以及出外時騎馬或搭轎子,國王根本不知道赤腳的不方便。有一次,國王出外搭轎子,一個轎夫不小心被蛇咬了,仁慈的國王幫忙扶著受傷的轎夫一步一步走回家,這時國王才知赤腳的痛苦,為了解決赤腳的不方便,進而解決人民的困難,於是就發明了隨身地毯,也就是鞋子的前身。    

相關網站

提問:

◎請孩子們發表人類為什麼要穿鞋子?
◎穿鞋子有什麼好處?
◎各種鞋子的特性及功能為何?
◎比較大人和小孩的鞋子有何異同?
◎男生和女生的鞋子有什麼異同?

2.將學生分成六組,並請各組派兩位小朋友”赤腳”走路。(兩人要手拉手一同行進)並說明感覺如何?

3.製作方式

主題:腳ㄚㄚ創意做剪
素材:彩色圖案、色紙、16k西卡紙(或厚紙板)、刀、白膠或泡棉膠、釘書機、彩色筆。
彩繪方式:運用彩色圖案,拼貼出自己所喜歡的底板,沒有準備圖片或包裝紙的學生也可以運用色紙的特性製作獨一無二的鞋子底板,在配合彩色筆的裝飾與繪圖,將自己的作品化身為美麗的diy鞋子。在操場中會有哪些同學的身影?有哪些畫面會出現?有哪些肢體的動作?會有哪些色彩的運用與搭配?
拼貼方式:請你利用剩下的紙完成鞋面(鞋帶)的部分,並使用訂書機(或泡棉膠)將鞋面黏牢,下面有一些樣子讓你參考,你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自己創作,例如:小熊的圖案…等等,提醒你:訂書機裝訂之前要先比一下腳的厚度再訂上,以免做得太鬆容易掉鞋,或太緊穿不進去。

*注意事項:◎圖案可以重疊 ◎注意顏色的搭配 ◎注意圖案的組合

*老師可依據自己設定的主旨與要求做調整及應用

參考圖示

4.發放此則新聞,並請學生閱讀後依據「新聞」的內容寫出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也可以依下方題目做討論)

(1)WHAT—報導中與你製作的鞋子哪各比較”cool”?

(2)WHY—為何要裝點「鞋子」?你知道這是環保創意做?

(3)WHERE—你知道這次的繪畫創作地點在哪裡?

◎請學生分組討論:

(1)把大家的想法選擇一項最重要的部份紀錄在白板上。(可用8k圖紙替代)

(2)每一組請一位同學發表各組想法。

◎老師說明:

(3)老師歸納六組想法,並紀錄於黑板中。

(4)針對個別化提問或是說明作後續延伸。 (追加題)

5.說說看

(1)如果你是國王你想不想發明鞋子?為什麼?

(2)不穿鞋子有哪些壞處?

(3)我最欣賞”誰”設計的鞋子!為什麼? 

統整:藉由這本書「赤腳國王」及此篇報導,可以激發孩子探究身邊事物起源的好奇心,以及孩子在欣賞故事的情節中,領悟到解決問題時,能獲得類似發明的樂趣,希望這種啟發對幼兒思考和發明有所助益。

6.補充資料:
穿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