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國小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藝術與人文、社會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六上,第一單元「藝術點線面」。
2.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六下,第二單元「藝術就在你身邊」。
3.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六下,第三單元「人文科技新世界」-永續節能「綠建築」。
4.自編教材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10參與藝文活動、紀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3-3-12運用科技及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並養成習慣。

六、主題:寶特瓶建築 創7項世界第一(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更新日期:2010/04/08 自由時報

  〔記者劉榮/台北報導〕2010台北花卉博覽會將在11月6日開展,由遠東集團贊助興建的花博展館「環生方舟」昨天亮相,這棟9層樓高、逾130公尺寬,使用150萬個廢棄寶特瓶為原料蓋成的綠建築,從研發、設計到興建,整個團隊悉數由台灣人一手包辦,贏得7項世界第一。

  「環生方舟」是花博14個展館中唯一由企業贊助興建及策展的展覽館,展期結束後,也可拆除重組利用的設施。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天站上第一線,充當解說員,對於這棟完全符合可回收、循環、再利用的環保建築,徐旭東說:「這是真的台灣驕傲,未來展覽結束後,也可以重新組裝,搬到世界各地,讓全球見證我們在綠能環保上的成就。」

  打造環生方舟的設計師黃謙智說,這座綠建築是世界最輕、同時兼具耐震、防風的特性,隔熱效果和造價,都只有一般玻璃帷幕的4分之1,建築利用再生能源加上水幕設計,可供應建物本身的能源,由於寶特瓶的高透光特性,建物本身不需要太多的能源,輕易可達到節能減碳效果。

八、教學活動簡述:

課前認識:

【教學目標】

1.了解全球環境的瞬息變化,體悟每個人皆有責任維護與保持。

2.認識全球暖化帶來的環境問題,並在了解「環保」的重要性與必需性。

【教學準備】

1.認識與收集環保材質物品,初步了解「環保」的種類與樣式。

2.「花卉博覽會」的相關訊息與活動展演。

【課程實施】

1.教師請學生發表環保的議題?以及其所形成的原因?

2.教師詢問學生發生全球暖化、生態浩劫(改變)後,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3.教師發下「寶特瓶建築 創7項世界第一」的新聞報導,或利用投影機請學生詳讀此新聞,閱畢,請學生發表本則新聞中的「5W1H」六項元素:

(1)WHO—誰出現在這則新聞裡?–環生方舟。
(2)WHAT—發生了什麼事?—「環生方舟」這棟9層樓高、逾130公尺寬,使用150萬個廢棄寶特瓶為原料蓋成的綠建築,從研發、設計到興建,整個團隊悉數由台灣人一手包辦,贏得7項世界第一。
(3)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2010台北花卉博覽會將在11月6日開展-2011 年的4月份。
(4)WHERE—在哪裡發生的?—台灣。
(5)WHY—建造的原因為何?—2010花卉博覽會。
(6)HOW—如何建造?—這座綠建築是世界最輕、同時兼具耐震、防風的特性,隔熱效果和造價,都只有一般玻璃帷幕的4分之1,建築利用再生能源加上水幕設計,可供應建物本身的能源,由於寶特瓶的高透光特性,建物本身不需要太多的能源,輕易可達到節能減碳效果。

4.除新聞元素之外,教師可延伸報導中的其他相關問題:

(1)何為「再生能源」?
(2)除了「環生方舟」的建築外….還有哪些「環保」建築以建設或正在興建?
(3)你知道全球氣候與環境正再改變?你我能為地球盡哪些心力? 
*再生能源:太陽能、地質能、風能與熱能….等

5.教師點閱《再生能源-兒童網站》的網站片段,讓學生了解「風能」-風之谷、風馳電擊;「水力能」的介紹,並建立學生除了環保概念外也可以提及全球暖化造成氣溫的抬升,並對於海水洋流的溫度也會有顯著的影響。

6.教師請學生發表觀看網站圖片及影片後的感受,並建立學生「生存在地球上的全體人類都應擔負起保護地球及愛護環境的責任」之概念。

7.教師請學生分組討論,面對再生能源我們有沒有更好的措施可以發展成為未來生活的一部分?並上台發表討論結果。

8.教師補充學生發表的內容,並請學生於聯絡簿上記錄自己為了減緩生態改變、為環境保育所實踐的事情,每週至少三件,累積一個月後,請學生發表實施的心得。

補充影片:

1.再生能源-兒童網站

2.20070213 與地球共生息(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與因應辦法)

3.地球持續暖化 北極熊要絕種了!? (說明全球暖化造成北極熊生態的變化)

補充議題:上海博覽會的「綠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