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理念說明
  報紙是一種生活化的教材,無法死板地套用某種教學方法或公式來進行教學,而是應該要結合生活、配合各領域的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故本教案從現在正在進行的國語文課程出發,利用小亨利圖畫給予學生較具體的情境,讓學生活用國語第三單元壆習到的重要連接詞句型,進行合理、通順、具創意的短文寫作,落實「做中學」的教育理念。
設計名稱
小亨利創意短文
教學年級
四年級
學習領域
語文
教材來源
1.    國語日報週三兒童園地「小亨利」
2.    翰林版四下國語
教學時間
40分鐘(一節課)
活動目標
1.    利用小亨利四格圖畫的情節,統整複習本單元學習過的重要句型。
2.    利用小亨利生動活潑的圖畫,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教學用具
1.    小亨利大圖七張
2.    空白大圖一張
3.    句型牌五張
4.    標題牌─「小亨利創意短文」─一張
5.    評分標準牌
6.    A4白紙五張
教材分析
本班學生先備經驗如下:
一、國語日報「小亨利」
(一)三年級時:遮住小亨利的對白,讓學生發揮創意,加入對白,使之成為一合理故事。
(二)四年級時:請學生先將一張紙分成四小張,在每小張紙上為每張圖加入對白,然後分別放入該圖的紙堆裡混合。接著每人依序抽出每張圖的對白,動腦將四張對白串連成為合理的故事。
二、翰林版四下國語第三單元句型:
(一)第八課
1.    「幸好……要不然……」
(二)第九課
1.    「……竟然……」
2.    「……既……又……」
3.    「只要……就能……」
(三)第十課
1.    「在……下……成為……」
能力指標
6-2-1-1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6-2-1-2能相互觀摩作品。
6-2-2-1能練習寫作簡短的文章。
6-2-3-3能以短文表達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想法。
6-2-9-1能瞭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能恰當的使用。
6-2-10-1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教學設計流程
時間(分)
一、將四格圖畫發展成短文
(一)課前先發給各組一張A4白紙作為各組紀錄用紙。
(二)展示小亨利的圖(四張),並請三位學生說明故事的經過。
(三)請各組討論,根據黑板上的四格圖畫發展成為一篇短篇故事(短文)。
    ◎用第三人稱(小亨利)來說故事。
    ◎根據圖片及對白,利用文字來描述各圖的情節,使其成為故事。
    ◎告訴學生一篇好的故事是要讓讀者在沒有圖片的情況下,仍能了解
  你要說的內容。
    ◎短文內容約50字左右。
(四)請各組上台發表短文內容。
(五)「能不能在剛剛故事裡的某一個情節中加入我們學過的其中一個句型呢?」→展示本單元出現過的重要連接詞句型,請各組討論。
(六)請各組上台發表短文內容。
(七)「在故事中加入了這些句型後,你覺得故事有沒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發現故事情節會因連接詞的使用而變得更加通順、生動。
二、善用學過的句型,創造一個通順、有創意的新故事
(一)換一個故事→展示小亨利的圖(三張)、第四張「空白」圖。
(二)請各組討論出最喜愛的圖片組合方式,並以此作出一篇加入了本單元句型的故事短文。
    ◎提醒學生要的是短文而不是對白。
    ◎提醒學生空白圖不一定只能放在最後面。
    ◎要求學生使用一個以上的句型於短文中。
    ◎說明等一下的互評標準:使用句型的數量、短文通不通順、故事有沒有創意。
(三)請各組上台發表短文內容。各組發表完後,由其他組評分(1~5分)並說明評此分的理由(優缺點)。
三、老師總評並勉勵。
四、利用本週三的小亨利,在小日記上進行個人練習。
 
 
3
5
 
 
 
 
 
8
3
 
5
1
 
 
1
5
 
 
 
 
 
 
8
 
1
回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