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 林佳儀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健體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南一/國中三年級上學期/厭食與暴食/家鄉的節慶
康軒/國小三年級上學期/飲食消費新趨勢/宗教與人類生活
五、對應能力指標:
2-3-1設計、執行並評估個人的飲食內容,以符合成長和身體活動的營養需求。
2-3-2指出需要特殊營養照顧的時期或疾病,並提出預防的策略。
2-3-3 檢視媒體所助長的飲食趨勢之合適性,並體認正確的飲食可降低健康上的風險。
6-3-1體認自我肯定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六、主題說明:
本主題讓學生:
1.重新思考「健康的身體/身材」的定義、對自己「身材」的看法。
2.發現媒體中對於身材的僵化定義與刻板印象。
3.反思自己的飲食、運動習慣是否健康。
4.擬定健康飲食與運動計畫。
5.接納自己、尊重不同體型的人。
〈怕當小胖妹 國三女成紙片人〉,2010年10月21日,【自由時報╱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台中縣一名十五歲女學生,因小時候被戲稱「小胖妹」而耿耿於懷,上了國中後病態節食,三年下來瘦成只剩三十公斤的紙片人,所幸求診後經心理治療,搭配飲食控制,體重已恢復正常。醫生提醒,厭食症常因心臟衰竭、電解質不平衡或是自殺而死亡,死亡率是一般人十倍,家長若發現要及早治療。
一名十五歲的國三女生小萍(化名),今年五月在家人陪伴下到大里仁愛醫院求診,醫生發現她異常瘦小,身高一百五十公分,體重僅約三十公斤,距離正常體重有很大差距。
醫生詢問後才知道,小萍國小時其實胖胖的,同學因而戲稱她「小胖妹」,小萍雖表面不在意,但其實心裡難過,加上同儕、媒體有意無意透露「瘦才是美」,上了國中後開始刻意少吃減肥,如果父母沒發現更幾乎不吃。
家人原本以為課業壓力大,但三年下來,發現不但她身高都沒變,體重更是越來越輕,甚至連月經也沒來,勸她太瘦要多吃,卻說自己還不夠瘦,家人驚覺問題嚴重,趕緊帶著她就醫。
醫生發現小萍已經營養不良,除安排營養師為小萍和家人做衛教,還設計營養餐,並進行心理治療,改正扭曲的想法,在家人配合治療下,目前體重已恢復正常。
大里仁愛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廖翊儒表示,厭食症患者即使體重已很輕,還是對體重斤斤計較,經常量體重、計算食物熱量,不僅身體健康出問題,還會出現憂鬱症、焦慮症以及藥物濫用等心理疾病。
嚴重厭食症 會致命
廖翊儒表示,厭食症的患者嚴重會致命,常見的致死原因為心臟衰竭、電解質不平衡或是自殺,死亡率為一般人的十倍。家長若察覺有異,要趕緊就醫,經由飲食控制、心理治療和減少厭食症的行為及想法等方式治療。
〈少女3成不運動 骨鬆危險群〉,2010年10月20日 ,【台灣立報╱ 記者史倩玲整理報導】
許多青少年經常飲用含糖飲料不喝牛奶,加上不運動,造成日後的骨質疏鬆。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有3成青少女不運動,5成青少女在過去3天內喝飲料,骨骼健康相當堪虞。
跟據國民健康局分別於民國96年與97年辦理的高中(職)、五專學生與國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分析6,533位高中(職)、五專學生與4,856位國中學生資料發現,在含糖飲料與奶類製品的飲食習慣上,國中學生過去一週幾乎天天有喝含糖飲料的比例為22.7%、天天有吃奶(乳)類製品只有為18.6%,都沒有吃奶類製品的比例為16.9%。
中學生愛含糖飲料高中(職)、五專學生喝含糖飲料平均每天1次或以上佔36.9%、吃奶類製品平均每天1次或以上只佔16.7%,都沒有吃奶類製品或只有1次的比例將近3成5,顯示國高中生攝取含糖飲料情形比攝取奶類製品多。
女學生平均一周3天內喝含糖飲料的比例高達49.6%,一周內3天沒吃乳製品的比例更高達45.9%,較男學生高出許多。
調查也發現,國中學生過去一週都沒有運動、或運動時間不到10分鐘的比例為7.5%,高中(職)、五專學生則增加到23.2%,尤以女生都不運動者高達31.1%。國中生及高中生運動項目以球類運動為主,分別佔43.4%、33.9%,跑步或健走的比例也不少,這些都是可促進骨質密度增加的負重式運動。所謂負重式運動,是指對抗地心引力或有阻力的運動,如跑步、健走、球類運動、健康操、爬樓梯等。
國民健康局表示,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20至30歲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
如果骨質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會增加中老年人發生骨鬆性骨折的機會,造成失能,甚至死亡的風險。
含鈣食品有利骨質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也指出,青少年時期是骨骼大小與密度不斷增長的關鍵時期。在青少年時期多運動、多吃富含鈣質之食物,如奶類製品、小魚乾等,就可增加骨骼最大量的1成,更降低成人時期以後發生骨鬆性骨折風險的5成。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也表示,兒童或青少年鈣質攝取不足是全球普遍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含糖飲料對牛奶的替代效應,造成鈣質攝取減少。基金會呼籲家長,多鼓勵青少年子女運動以及攝取含鈣質的食物,才能為青少年存下日後的骨本。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請學生蒐集報紙、雜誌上「身材」的相關報導、專欄與廣告,帶到課堂上。
2.請教師蒐集「身材」的相關電視廣告影片。(可參考本教案提供連結)
3.準備好教室內的影音播放設備,上課時播放課前蒐集的廣告影片。
4.課前先將學生分組,一組約6人,上課時依組別坐好。
5.本教案提供的新聞、「我要健康美」活動之網路參考資料,整理成一份,上課時發下給每組一份。
上課
1.首先,請幾位學生跟全班分享:自己心目中女性理想的身材。(若班上有男生,則男生、女生都需發表)。
2.再請曾想過、正執行瘦身計畫的同學、身邊有親友正執行瘦身計畫的同學舉手,請老師統計數量記錄在黑板上,並計算佔全班的比例。
3.請學生分享自己(或親友)的瘦身經驗,包括瘦身的原因、使用的方法、尋找瘦身方式的訊息來源、瘦身的成果、瘦身過程的感受。
4.請班上身形較圓潤的同學分享自己對於「身材」的感受,是否在意自己的身材?為什麼?是否想要或實行過瘦身計畫?是否曾因身材而有困擾?
5.發下本活動新聞,請各組依5W1H解讀:
(1)Who:事件主角與相關人物
(2)Where:在哪發生
(3)What:發生何事
(4)When:何時發生
(5)Why:發生原因
(6)How:如何發生
6.請3組派代表跟全班分享新聞解讀的心得,加上以下討論結果(2分鐘):
(1)覺得兩則新聞間的關連性為何?
(2)自己或親友是否碰過類似的問題?
7.播放事前蒐集的廣告影片。
8.請學生拿出課前蒐集的平面廣告或報導,分組討論(10分鐘):
(1)是否看過其他類似的廣告?
(2)自己蒐集的廣告或報導跟這些廣告是否有相似的地方?哪些地方相似?
(3)這些廣告呈現方式與內容有什麼共通特色?訴求為何?
(4)看完這些廣告有何感覺?是否想購買該產品?
(5)是否使用過類似的產品?覺得功效如何?
(6)其他節目、電影中是否也有類似的呈現?在其他的媒體中,「瘦」跟「胖」的角色,有什麼不同的表現?(例如「瘦」通常扮演主角、較受歡迎、較容易成功;「胖」通常扮演配角、較為笨重、較不受歡迎)
(7)這些媒體內容是否對於「身材」有一致、定型的價值?(例如瘦=美;胖=不美)
(8)是否曾因為媒體中對於「身材」的種種呈現,而感到焦慮、沮喪?是否曾因此積極尋找相關訊息?
(9)自己對於「理想身材」的定義是否受到大眾媒體影響?
(10)認為理想、健康的減重方式為何?
9.請各組派代表分享該組的討論結果(最多3~5分鐘)。
10.最後由老師引導思考:大眾媒體中多半將理想的身材定型為「窈窕纖細」,影響大眾對於「美」、「理想身材」的定義,使得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對於自己的身型有莫大的壓力,而對於自己的體重斤斤計較,導致選擇不健康的減重方式,甚至引發認同與心理問題。事實上,以身邊的親友為例,「瘦」跟「胖」與自我表現沒有一定的關連,而減重應該是為了健康,而不僅是追求「纖細窈窕」的美。
11.介紹「我要健康美」活動與參考資訊(使用行政院衛生署-青春營養秘笈):
(1)透過計算BMI,測試自己是不是「健康美」: http://food.doh.gov.tw/young/body.html
(2)擁有健康的減重觀念:
減重觀念
節制飲食vs.飲食失調
(3)飲食知識+
(4)參考本網站資訊,擬定適合自己的「『我要健康美』飲食計畫」,下次上課交。可以任何方式呈現,文字、電腦打字、繪圖、製表皆可。篇幅至少需A4影印紙一張。
九、延伸教學:
可以參考以下新聞,與「藝術與人文」課程結合,除了學習photoshop等修圖軟體的使用方式,也體認到媒體中的理想身材可能來自於人工修圖。
〈明星大修圖誰最棘手 李明川:菁姊!〉,2010年10月15日,【Now News╱記者盧怡秀/台北報導】(可下載)
「彩妝達人」李明川15日出席由他代言的電腦活動,近日的他靠著學習電腦修圖軟體空出許多時間,「外出提案時,模特兒的妝可以簡單畫就好,再用修圖修!」只是問及若演藝圈藝人讓他選,誰將是滑鼠下最「棘手」的對象,李明川想了想笑說「菁姊!」
李明川近日到知名電腦課程教室上課,學了不少修圖軟體,包含Photoshop、Illustrator等。他向大家透露「自從學了這個之後,很多妝都可以簡單畫就好!」強調不是亂畫,而是可以經過後製修圖成為提案的好幫手。
只是最近瘋修圖的他,最想拿誰來試試,李明川笑說「小甜甜阿!我想把她變成名模時,就能把她修得又高又瘦的了!範圍多廣阿!」但演藝圈有沒有哪位明星是他認為將會是「棘手」的對象,他想了一下後表示「菁姊。」不過李明川趕緊解釋「因為她真的保養的太好了,我已經不知道還能修什麼了!」
不過日前國外才在譴責許多明星的廣告、宣傳照修圖都修的太過火,李明川則強調他也不樂意見到這般景象,他認為修圖是必要的,但千萬別修到不合常理「如近看皮膚連個毛孔、細紋都沒有,那就真的太誇張了。」
十、參考資料:
維娜斯 輕磅篇
每朝健康 女殺手篇 一刀未剪完整版
Vaseline凡士林 肌膚保養專家
廣告 統一 多多 大人有大量
OSIM uKimono 美體纖機
馬玉山纖美姿味杯湯30秒廣告
多芬自信基金會影片「美麗的壓力beauty pres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