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 張嘉倫
二、教學時數:50分鐘
三、結合領域:綜合活動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翰林國一下「二、超級玩家 4.玩家知多新 5.玩家EASY GO」
五、對應能力指標:
綜4-4-1-8分析人與自然的關係,並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做有系統的觀察與探究,發現及解決問題。
六、教學目標:
1.知曉網路謠言的類型與影響性
2.知曉如何面對網路謠言
3.透過網路尋找正確資訊
七、主題:臉書將關閉?網路謠言啦!
報導日期:2011/01/12 媒體名稱:中時電子報 記者姓名:郭恬君
近來網路盛傳熱門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將於三月十五日關閉,引起廣大網友關注。臉書公關長拉里.余(Larry Yu)已正式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否認此說,並表示臉書會一如往常,繼續運作。
此則網路流言指稱,臉書創辦人祖克伯(Mark Zuckerberg)想「結束這瘋狂的一切,重拾過去生活」,所以要關閉臉書。但試想,一周前,臉書才剛獲高盛集團與俄羅斯網路創投公司「數位天空科技」的青睞而挹資五億美元,此刻若決定關閉網站,也未免太沒道理了。
此外,首先發布這個傳聞的網站,似乎也是散布假新聞的「累犯」,例如曾報導外星艦隊即將攻打地球、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懷孕等等。現在的網友難道真的太好騙了?
九、教學重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新聞一則、相關資料、讓學生有上網環境以查資料。
(二)、課程實施
【一:引導活動】-10’
1.消息大判斷:老師以下列的網路謠言8則,讓學生判斷這些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老師在此不先給答案)
*吃半熟的蛋會致命?
*蔬果殘留農藥用水洗不掉?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麵包在剛出爐時,因為仍處高溫狀態,這時麵包的酵母並還沒有完全消失,若在此時食用麵包,會將有害的致癌物食入。
*微波爐加熱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嗎?
*菠菜和豆腐可以同時吃嗎? 【菠菜豆腐湯】菠菜和豆腐同時吃,菠菜中的草酸和豆腐裡的鈣質,會結合生成不溶解的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而且易患結石症。
*莖類的植物發芽就有毒?
*「EXTRA無糖口香糖」含阿斯巴甜,會致癌?
*香腸、熱狗都是致癌物?
【二:發展課程】-20’
1.發下「臉書將關閉?網路謠言啦!」這篇報導,讓學生討論下列事項:
*新聞中提及『外星艦隊即將攻打地球、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懷孕』,你相信嗎?為什麼?你是否有曾在網路上被騙的經驗?
請學生就自身或其他人經驗回答。
*新聞中提及『現在的網友難道真的太好騙了?』你覺得呢?什麼是網路謠言呢?
謠言是指在人們之間相互流傳的「訊息」,而且是以「使人相信」為目的,此種訊息並非「錯誤的訊息」,而是「未經證實的訊息」,而網路謠言即是透過網路進行資訊傳佈。
網路謠言之類別,包含:恐怖型、資訊型、病毒型、憐憫型、新奇型、好康大相報、直接指控型…等(例:個人恩怨、醫療糾紛、破壞商譽、健康訊息、新奇的人事物、尋人啟事)。
2.教師與學生討論,目前的網路謠言為什麼這麼多且流傳如此快速?
網路謠言是利用人類對於言論的恐懼、同情,或是好奇的心理,為與大家分享,進而將資訊轉寄出,當越來越多人都聽到相同的訊息時,個人在心中就越相信訊息的內容是真的,且在朋友的背書下,一般人容易不經思索而完全接受這些訊息。而謠言內容往往涉及專業知識,常會強調個人經驗或提供可信度高的權威人士為說明,易使一般人對於該領域不了解而失去判斷與警覺心。
再加上網路有下面特性,流傳更加速…
*匿名性:在網路上因為可以隱藏真實身分,便可打破現實的限制,讓人更敢暢所欲言。再加上,很多人存心透過網路散布謠言,以達到有利自己的目的,認為根本找不到自己,所以不用擔心去承擔法律和道義上的責任,就大肆造謠(其實網路是需承擔法律責任的)。
*複製性容易:網路訊息的複製相當容易,最常利用的就是電子郵件的轉寄功能。往往在幾天之內便可以迅速傳遍全台。而接收者在面對此類訊息時,常會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產生先轉寄再說的想法。
*不易檢驗網路訊息真實的真實性:因為網路人發佈的消息很難加以事前查證及過濾,所以在接收時很難進行真偽的判斷。
參考資料:http://tw.myblog.yahoo.com/jw!GtZTAUyYHwTMZrVM8uWPFGYkCOk-/article?mid=2424
3.教師詢問學生,面對這麼多的網路謠言,我們可以怎麼做?
網路謠言在資訊未獲證實前就傳佈,往往會導致很大的影響性,例:商譽的損害、名譽的損害,在韓國,甚至由於網路流言造成的當事人心理與精神壓力,導致自殺身亡的悲觀發生。其實,在現行法律中,只要網路上出現情緒性字眼,讓其他人看到,其實就已構成了刑法上的誹謗和侮辱罪,不可不小心!
由於,網路上常因網路匿名的特性,產生很多蜚短流長、漫罵、惡意評論,甚至人身攻擊…等,而此現象要透過網路警察,以追查IP的方式尋找到訊息散佈者,但在有心人士以偷取帳號、別人的IP上網,真要抓到惡意中傷的真兇,在實務上有其困難度與複雜度。
因此,韓國於2006年底就已立法通過,規定凡在大型入口網站或公共機關的網站,要張貼個人意見或評論時,必須以真實姓名登入。還要求部落格作者以及大型入口網站中所設立的網上論壇,凡要發表言論者都需要輸入個人身份證件號碼,才可以發表言論。
但有國外學者並不贊成這樣如此嚴格的規範行為,批評韓國對網路言論立法的規範是不民主。除此之外,身為訊息接收的我們可以怎麼做,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呢?
應消極以質疑的態度、求證的精神,不製造、不輕信、不轉寄方式制止流傳,另應積極主動查證:透過查證工作來辨別謠言的真實性。可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驟:收到電子郵件時,先確定原始寄信者的身分,其次要對於電子郵件的內容進行理性思考,如果判斷為疑似網路謠言的電子信件後,請不要馬上再傳給所有認識的人。
*第二步驟:如果認為事態嚴重,真的非要傳遞給朋友不可時,建議在內文標題處註明「未經求證,純參考」,或類似「不排除是謠言」、「請幫忙求證」等具有提醒說明語句都可。
*第三步驟:至下列網站尋找是否有相類似的網路謠言消息,或直接將信件轉寄給這些單位尋求查證:
網路追追追(http://www.ettoday.com/etrumor/):可以將收到的網路謠言「報案」委託給此網站,此網站會有專人透過各種方式求證此謠言的真假,內容非常精采詳實。
中華民國網路消費協會(http://www.net080.com.tw/)提供「網路闢謠」專欄來澄清網路謠言。
衛生署食品資訊網 (http://food.doh.gov.tw) 點選「Q&A」再進入「網路傳言」。
【三:綜合活動】-20’
1.讓學生針對老師所提供的網路謠言或消息10則,透過網路進行資料搜尋,以深刻體驗每種資訊消息都應該謹慎面對。
(1).吃半熟的蛋會致命?本案中所稱半熟蛋內之有害細菌,應該係指沙門氏菌,如果蛋雞的卵巢受到沙門氏菌感染,則其生產之雞蛋內部可能會染有沙門氏菌。然而國外發生食用蛋品而致死之案例,均是病人或老人(身體狀況較弱者),一般人如食用污染沙門氏菌之蛋品,最多僅會引起食品中毒症狀。另依據歷年來抽驗結果,台灣地區產銷之雞蛋並無檢出含有沙門氏菌之情形。
(2).蔬果殘留農藥用水洗不掉?這種說法不太正確,蔬果所殘留的大多數農藥,都可以大量清水沖洗或換水浸泡的方法而去除大部份,剩餘之少量殘留農應不致危害健康。
(3).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酵母至發麵時產生做作用,最適溫度為35度C左右,入烤箱時應已作用完畢,經高溫烘焙母已無法再作用,所謂剛出爐的麵包,其實店家也是經過放置冷卻,風味較佳易包裝,正剛出爐的麵包,溫度太高會燙嘴,是無法入口的。
(4).微波爐加熱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嗎?微波加熱食品之原理為利用電磁波激化食物中之水分及極化物質產生摩擦而生熱,適當使用理論上尚不致產生有害之物質,因此食品經微波適度加熱處理後,不會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請您放心食用。
(5).菠菜和豆腐可以同時吃嗎? 【菠菜豆腐湯】菠菜和豆腐同時吃,菠菜中的草酸和豆腐裡的鈣質,會結合生成不溶解的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而且易患結石症。過多的鈣會在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大部份都會由糞便排出,不會滯留在體內而造成結石。但是草酸會影響礦物質,如:鈣、鎂等吸收,所以在鈣的攝取方面,仍建議避免同時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茶、可樂、草莓、巧克力、菠菜、核桃等,才能使吃進去的鈣充分利用。
(6).莖類的植物發芽就有毒?目前除發現馬鈴薯發芽會產生毒素,依現今研究資料,其餘莖類植物並無類似報告。
(7).「EXTRA無糖口香糖」含阿斯巴甜,會致癌?「EXTRA無糖口香糖」標榜不會引起蛀牙,因為其配方中不加蔗糖而係使用不為口中微生物利用代謝之甜味劑阿斯巴甜,該甜味劑在各國皆為准用之食品添加物,其食用安全性據相關之研究報告顯示,並未有影響人體健康之情事。但有苯丙酮尿症者不宜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產品,例如低卡的可樂、低卡的優酪乳等。
(8).香腸、熱狗都是致癌物?:該二項肉加工製品常溫保存者,易有肉毒桿菌生長,業者為保存及保色之目的,常會使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類食品添加物(該等添加物可能使致癌之風險增加),然而業者如依據衛生署公告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添加,則尚無危害健康之疑慮。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