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你吃的食物從哪裡來?

適合年級:國小5~6年級

活動目的:

  最近塑化劑風波造成全台灣一股人人自危的風氣,家長可帶領小朋友一起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讓小朋友了解重視食物的成分和來源的重要性,以及討論應如何避免禍從口入的有效方法。

活動準備:
1.準備相關的新聞報導,如以下:
(1)塑化劑重創食品業 食品學會盼強化衛生管理(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1/06/09)
(2)塑化劑風暴 黑師父捲心酥也中 (民視新聞 2011/06/09)
(3)塑化劑風暴 台南再驗9產品超標 (原視 2011/06/09)
(4)塑化劑風暴/含塑化劑果汁 疑流入逢甲、東海夜市 (TVBS 2011/06/01)
(5)台塑生醫友華生技 回收產品 (TVBS 2011/06/02)
(6)掺有毒塑化劑59萬件飲品下架 喝一瓶就超過容許值 (TVBS 2011/05/24)

2.準備可上網的電腦或手機。
3.二張圖畫紙和筆。

活動進行:
1.先請小朋友閱讀所準備的新聞報導,並跟小朋友一起討論以下問題:
(1)這些新聞報導中所提到的含有塑化劑的食品當中,有哪些是小朋友自己或家人曾經食用過的,把這些食品記錄下來寫在圖畫紙上。
(2)從這些被記錄下來的食品當中,選取一樣出來,請小朋友說說看他覺得這個食品的原料應包含哪些,並先寫下來。
(3)然後請小朋友上網去尋找這個食品的正確原料,看看和小朋友所認為的有沒有落差?其中有哪些原料是小朋友不認識的?並進一步再去了解這些原料是什麼。

2.請小朋友將他昨天所食用的所有食物和飲料都列在圖畫紙上。
(1)請小朋友想一想他知道這些食物和飲料的原料是從哪裡來的嗎?請小朋友利用網路或其他方式,將這些食物和飲料的成份和產地找出來。
(2)請小朋友想一想,有沒有辦法可以去確認這些食品的安全性?

3.請小朋友想一想,有哪些做法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食入不安全的食物;請小朋友為自己擬一個飲食的安全法則,並將這些法則分享跟親友。